第84章走出去看看(上)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走出去看看(上)

(内容提要:由于省委宣传部的支持,川人中的某些部分很幸运。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等地去看过。这对象我这样的四川人,思想上有着启蒙作用!)

党和国家对干部管理严格,过去由于穷对干部的戒律比较多。如不准公款外出旅游,是上面反复强调的政策和纪律之一。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小平年谱》记载,早在199年9月,邓在同自己的弟弟邓垦谈话时就说过,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01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禁止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不准公款旅游或者变相用公款旅游;不准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等。

0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建设,刚起步就显示良好的发展势头。许川部长鼓励四川省、地、县三级宣传部的同志,有条件的都去看一看。他公开在大会、小会讲宣传部的同志,要开阔眼界不能井底之蛙!到外面去走走看看,才可能干好自己的工作。到深圳、到北京、到上海主要是学习。许还指排省委宣传部的同志,在深圳设立办事处。一是接待各地、县宣传部前来学习参观的;二是瞄准香港和国外电影、电视、广告先进方面学习和赶超。

笔者上世纪1986年11月底和1991年8月上旬,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和讲师团,组织曾两次去过深圳。两次在那里接待食宿地点,都是四川省委宣传部的办事处。加上香港回归后,005年由湔江堰市单位组织去港澳等地参观。我将这几次经历写成游记,《旅游略记之五——三过中英街》。文章在本地的《湔江堰快报》、中国作家网、新华网都登载了。01年选入《中国散文大系》之《旅游卷》,获“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

文章由于角度和篇幅的限制,许多感受并没有写进去。现在想补充的:一是省委宣传部的办事处给极大的方便,否则我们在深圳吃住行都将遇到困难,而且费用也不知要增加多少倍?那年代党政机关还穷,一般干部每个月也只有几十元的工资,如果钱花多了谁还敢去?听办事处的同志介绍,许部长给他们立了规定。接待工作要做到:吃饱、吃好;不浪费、不赚钱。我两次去深圳都住办事处,亲身体会到他们也是这样做的。由于办事处的引导,我们在深圳只几天时间,参观了国贸大厦、海上世界、小梅沙、中英街,澳门环岛游等主要景点。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繁荣,也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1986年那次还乘坐办事处的丰田面包车,由办事处的同志导游。从深圳蛇口上船,珠海下船乘车,游遍了半个珠江三角洲。沿途首先看到深圳的一些山间地头,有一小片、一小片的菜地。旁边有一些只几个平方米,编织袋遮盖的小棚子,有农人在地里干活或棚子里做饭。听办事处的同志说,这些人主要是四川的农民,他们来打拼挣钱!深圳人口激增鲜活蔬菜一下子跟不上,他们来向当地人租地种菜,就近供应市场还很受欢迎。深圳人收土地租金很少,只是这些人实在太辛苦!深圳属热带气候冬天还好过,夏天酷热加上台风暴雨,他们的那点棚子能遮风挡雨么?中国人就是这样,只要政策对上路子,天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

在蛇口码头处能看见,九层的中国招商局办公楼。据报载这是一家清代洋务运动时,李鸿章成立于100多年前的公司。公司几度被清王朝、民国政府、和新中国国有化,深圳开办特区之前已经气息偃偃。现在这家公司迎来了自己的,第9代掌门人袁庚。报上消息说袁掌门出手不凡,他立足蛇口已经在香港,和世界各地做成几笔大生意。蛇口有香港飞翔船来往,单边45分钟就能到达。几乎同样的路程,我们乘座的海轮过零丁洋,到珠海共个多小时。(005年那次,我们也乘坐上这种双体的飞翔船。据报载这种船的知识产权属中国,现在已制成中国海军的导弹快艇。)

我们在海上现场感受,元代丞相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到珠海我们和随行的汽车上岸,然后由办事处的同志导游,乘车参观拱北海关。在那里看到新建的出入境检查大楼顶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大楼前面一座拱形的关闸,这座拱形关闸高达丈余,澳门葡萄牙当局100多年前所建。拱北附近的群众习惯称它为“拱北关闸”,这时候它的前面还满是绿树。

这年11月恰逢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生10周年。我们一行还特地去了中山县翠亨村,参观孙中山先生的家。故居门前摆放着许多方面送的花篮,我还记下郭沫若196年月7日,在这里题写的诗:

酸豆一株起卧龙,当年榕树已成空。

阶前石井苔犹绿,村外木棉花正红。

早识汪胡怀二志,何期陈蒋叛三宗。

百年史册春秋笔,数罢洪杨应数公。

……

路过江门市新会区的时候,办事处的同志介绍说,顺流经这里的珠江河道下去,几十里之外就是崖山军港。南宋末年宋元之间,最后的海战就是在那里进行的。结果是宋军惨败,将士及朝庭官员,赴海殉难的超过10万人。丞相陆秀夫背着最后的小皇帝也跳海身亡!周恩来总理视察崖山的时候曾说,南宋的军队应该去海南岛或台湾,不应该在崖山死拼跳海。

中国历史有一现象发人深思,元灭宋、清灭明,汉人都大量被杀。但后来发展起来的人,还是大多数都叫汉人。前面的章节曾提及:

元朝初年蒙古贵族大肆在中原,搞退耕还草的圈地活动。有人甚至向元朝皇帝建议:汉土无用,汉人可杀,膏血尚可肥草。而辽国契丹王族的后人,耶律楚才这时也在皇帝身边。他针锋相对提出:以汉土养汉人,以汉人养朝庭。当时元帝国一年财政收入400万两白银,一年军政开支800万两白银。耶律楚才保证把土地给汉人种,财政收入一年起码达到800万两。皇帝试行第一年即得1000多万两白银!这才停止乱杀汉人,实行分田地给人耕种的政策。这也是耶律楚才为后人尊重的原因,他的纪念祠至今保存在北京颐和园,碑文由清乾隆皇帝亲笔撰写。1979年有国家级报刊追纪中华民族0位英雄,耶律师楚才为其中之一。

明朝末年四川00多万人,清初全川人口不到10万。但是全中国人口在清乾隆时即达亿多人!四川人口清中期过千万,清末达到6000万清朝也功不可没!前面说了后来发展起来的人,还是大多数都叫汉人,应该归功于儒家文化的主导作用。中国历史上:秦焚书坑儒,东晋南北朝五胡乱华;唐以后的五代十国分裂几十年,元灭宋崖山战后无中国;清灭明战乱几十年……。

奇迹是外来民族入主中原,最后都又变成中国人。他们无不建孔庙、兴儒学、颁布儒家经典。即使是农民起义如朱元璋,坐上皇帝宝座后也要兴儒家的一套。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这种死后复生象将不会再现。如印加帝国以及印加民族,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此后国家和人民,以及留下许多迷的印加文化,都落入万劫不复之深渊。

19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于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中国亡国的危险越来越严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被迫割地赔款。1900年八国联军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和半殖民地。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当时的中国先进分子鲁迅喊出:要我们保护国粹(儒学),必须要国粹能够保护我们!是北风吹来十月风,唤醒我们苦劳工;赤县神州莽故园,黄陂路上灯一盏;七月江南水涟涟,烟雨驶来南湖船:遵从马列方获胜,共产旗帜照千秋。191成立于上海的中共,奉行马列主义;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几十年,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是汉族为主多民族共存共荣的国家,汉人执掌国家的时候总之要宽容一些。如徐达率明军北伐,朱元璋只叫打到长城一线,后来元明双方又在长城两边缠斗了几十年。其中之一的“土木之变”,明英宗皇帝被蒙古小王子俘虏,在草原上关押了8年后才放回来。中国历史上自秦始皇起,皇宫中有条相当残酷的规定。即皇帝去世之时,皇后以下嫔妃等凡是没有生育过的,都要为皇帝殉葬!明英宗因为在北方8年,受尽折磨经历人世间的艰辛。据明史载:英宗复辟称帝后来去世之前,颁旨废除嫔妃殡葬,也算做了件好事。此后明清两朝的皇帝,大致照此办理,没有搞大规模的殉葬。解放前军阀孙殿英盗掘清乾隆陵,解放后人民政府有组织开发明定陵,都没有发现殉葬。

以武则天为例:唐史载武媚娘(即武则天),本是李世民的才人(小老婆)。如果不是机灵,主动去感应寺出家,为皇帝吃斋念佛。那么太宗皇帝去世时,她也要被迫殡葬!当时的情形年仅51岁的唐太宗,因过度服用道士敬献的丹药(相当于现在的伟哥),已经卧床不起。他躺在病榻上对入宫1年多,已16岁的武媚娘说一番话。意思是你我相聚虽然不久,但必不忍相弃你得殉葬跟我去。媚娘机警地应对说,陛下龙体康健,只不过偶染风寒。为了陛下早日康复,我愿意出家为僧(当和尚),祈祷上天降福于陛下。李唐皇帝认为此计可行,遂降旨武媚娘出家当和尚。不久唐太宗去世,应该殡葬的嫔妃名单中,已经没有武媚娘的名字。武媚娘确实过人!趁太宗皇帝病危之机,她已经暗中将1岁的太子,即后来的唐朝高宗李治,收编在自己的石榴裙下。两人在太宗居所殿堂的厕所发生关系!后来利用高宗皇帝对她的眷恋,重返朝庭几番打拼成为一代帝王,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明代于谦保卫北京城,都是在“土木之变”情况下发生的!他的《石灰吟》诗至今为人们称道: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

辛亥革命的时候,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的熊秉坤等新军士兵,喊出“为祖宗报仇!”的口号。但是北京、成都、杭州等,全国各地的满族和满城问题,都是和平解决的。汉人并没有象满清入主中原那样,“嘉定三屠”、“扬州七日”、“广州屠城”等等走一路屠灭一路……。

后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闻名于世的开平碉楼,我也是那时候见识到的。广东省开平市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根据现存考查实证,开平碉楼最迟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0世纪初发展成为现在的模样,表现了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

办事处的同志向我们导游说,华侨在海外挣了点钱回来,怕海匪抢劫所以把房屋修成碉楼。这样既能安身又能防卫,因为受海外的影响房屋都带西洋味。成为中外结合、东西结合的珍品,有意无意之间给我们当代人,遗留下一份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经常出现在电视里的佛山祖庙,我们一行人也是这次参观的。庙里供奉着北方大帝,说是佛山地势低洼容易水涝灾害。中国北方缺水,祖庙里供奉北方大帝能镇水?

在珠江三角坐车行驶,我们都看到种植在稻田之间,田埂上的热带水果。那些菠萝、荔枝、龙眼等,就象是我们川西坝子田埂上的,玉米、黄豆、和蔬菜类一样。更奇妙的是两次去深圳,第一次对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还接待了我们。给我们去中英街的指标,和我们一行10来个人座谈了半天。私下交谈时他们宣传部一个处长,还告诉我们外界不可能知道的,关于市委办公大楼和拓荒牛的争论……。(文庙山居)(未完待续)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我的绝色总裁老婆间谍的战争长宁帝军我的混沌城万古神帝从斗罗开始的浪人逆剑狂神我的细胞监狱踏星
相关推荐:
木叶之雏田大小姐有点凶从手机开始的平价商业帝国我哥说他是皇帝地球OL编辑器总裁秘书在点家文里女装穿成龙傲天早夭的妹妹洪荒:从后羿拜师开始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舞台上穿越的我爆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