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 废漕运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各位大人,皇上说了,有事儿你们决定就可以了!现在皇上已经乏了,回去休息了!”常桂说着这话,内阁的各位大臣都不敢说什么!

“这个,恭亲王,现在天下到处都要用钱,可是现在皇上出的这个预算法!死死的压制住了,没钱这怎么办?南边的仗还要打啊?”

“是啊,皇上要废八旗,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可是八旗那是咱们满人的根本,废不得啊!现在饷银只发一半,很多旗人已经不满了!”

“对啊,而且风闻皇上有意要废除科举,这让天下士子,怎么想,不是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吗?”

“现在大修铁路,沿途破坏风水,毁人坟墓,拆百姓房屋,伐木砍树,震动地脉!各地冲突不断,沿着铁路沿线,各处都有争斗。而且铁路一但修建,洋人必定趁势进入内地,那真的是永无宁日了!还请,罢休铁路!”

“纺织厂一开,大量洋布下市,各地织户纷纷不敌,关门歇业,大量织工流离失所,尤其以江南为甚!请关闭纺织厂!”

“恭亲王,还请重开漕运,漕运为我大清一直以来只依靠,而且诸位大人。漕船运丁听闻江苏巡抚李鸿章欲暂以海运取代漕运,聚集闹事,捣毁船只,并抢夺皇粮。据南面传来的消息,他们将三十多万石大米全都扔进了长江,都给毁啦……”

“什么?”

满朝文武整整齐齐的呆了一瞬,然后,就是“哄”的一声讨论了起来。当然,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也从这个消息中得到了一个结论:漕运要不妙了!

“国家之待运军,为不薄矣。船只有修理风蓬之银两,安定家室也有坐粮,充任水手有月粮,路费还有贴备,空船回南时亦另有羡余,除了这些,平日每户运丁还有数十亩的屯田之利。如此等等,竟然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利欲!……李鸿章他是为了自己吗?他是为了国家省却钱粮,是为了不增民之负担,可这帮运军居然捣毁船只,毁掉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他们良心安在?……真是让朕想不到,想不到啊!耗费那么多钱粮养出来的……居然是这么一群‘白眼狼’!”

恭亲王大吼道,他当然明白咸丰的意思,漕运,是个赔钱的东西,自然是要废除!

“……”没有人敢随便接话。白眼狼!这可差不多就是指责那些运军是在造反了!谁敢再胡乱说话?……

原来,自从江南粮价暴涨,李鸿章因为手中钱粮不足,不得不将漕运转为海运,以便节省下足够的金钱好去买漕米,以供直隶所需。可他却是先做事,后打的报告。虽然咸丰是默许他这样做的,可是,别的人却不高兴了。漕运可是个流运的大金库,多少人都在靠着这个吃饭呢!所以,在有心人的鼓动下,三千多运丁兵分两路,一路坐船到了苏州,闹上了巡抚衙门,另一路则赶向了南京,去阻止李鸿章收集的粮食装船。结果这事越闹越大,李鸿章虽然出面安抚,并且说明自己也是有苦衷的。可是,那些运丁根本就不买他的帐。最后,李鸿章无法,只好求助于漕运衙门,希望漕运衙门能出面压制。可是,可是现在漕运总督自从袁甲三病逝以后一直空位,没人出来主力事务,而且李鸿章这一次又是要暂停漕运而改行海运,断了漕运的财源,所以,听说这件事之后,漕运衙门居然来了个闭门不见,任由事态自己发展!结果,和平手段不行,李鸿章只好转而要求江苏提督出兵镇压那些运丁!可是,还没等官兵来到,那些运丁就得到了这个消息。于是,那些运丁本就憋着的火气暴发了出来,捣毁船只不算,还把三十多万石粮食全部扔进了长江。终于闯下了大祸。

清廷每年在漕运上花的钱如果平均起来,差不多是三到四倍于江南粮价!而清廷每年都要漕运三百到四百万石粮食到直隶一带。这得是多大的一笔财货?尤其是漕船还有一项特权,这就是随船带“土宜”。什么叫土宜?虽然明面儿上说的是土特产,可是,里面的文章可大了去了。清廷规定,漕船上京,每船可挟带一百五十石“土宜”,免于抽税!而空船南归的时候,同也可以再带六十石免税货物!这一来一去,两百多石的免税品,吸引了大批的商人聚到漕船周围,形成了一种被称为“风客”的商人。“风客”,顾名思义,顺风之客,就是指搭漕船的顺风车赚钱。这些商人把各种东西带上漕船,乃至于还趁机贩运私盐。他们一般把利润与粮船三七分成,使得粮船在得到运粮的酬劳的同时,还能不出本钱就平白得到三成的商品销售利润。这就又是一大笔钱。每年最起码也有几百万两。另外,漕运的粮船大多是多盛米粮,运到京城之后,把该交的都交了,然后再把剩下的自行卖掉赚钱。这就又是一笔。

如此林林总总,虽然清廷每年在运河的各关口所收的税总共才一两百万两,可漕运所关联的却是每年一千多万两甚至接近两千万两的巨大利益。

如果停了漕运,改为海运,每年就可以为清廷节省数百万两,另外,还能增加数百万两银子的税收,这一加起来,那可就是差不多一千万两白花花的银子!……这么大的一笔钱就摆在眼前,谁会眼睁睁着看着它飞走?尤其是漕运一停,每年治理运河的钱也能省下不少,还有就是运河两岸的旱涝之灾也能少一些,这也就又为朝廷省下了一笔赈灾款。还有……这简直就没法说了。

”各位大臣,你们也听到了,现在天下不稳,而这些运丁,缺不顾朝廷,聚众闹事,好在,李鸿章调动大军,已经评定,没有酿成大祸!所以,本王认为,这漕运,本就该停了,所有参与此事的运丁连同其家眷,全部发往台湾!令其开垦土地,从事农桑!”恭亲王的话一出口,各位内阁大臣,都乱了锅,纷纷议论!

“这……数千运丁,难道全部发配?”户部尚书瑞常听到这话,急忙走出来朝恭亲王问道。边问,他还一边擦了擦头上的汗。

”这是皇上的意思,而且这也不是发配,只是迁移而已!”恭亲王呼出了一口气,又对常瑞说道:“如果有人问起,你就这么对那些人说:台湾土地肥沃,一年三熟。只要他们那些人肯干,必然不会缺了‘富裕’二字!”

“……臣遵旨!”看到恭亲王的态度,知道这个是咸丰意思,根本不用,内阁来议,常瑞无奈,唯有拱手应道。还说不是发配,从江苏调到台湾那荒芜之地,不是发配又是什么?……富庶?哼,以那些运丁把朝廷所赐的屯田都卖了或者租出去的劲头儿,到了台湾能不饿死就要多谢祖宗保估了。

“皇上,还有旨意,从今往后,漕运改为海运,运丁依然可附之左右!等到京浦铁路修成,他们愿意的,可以在铁路衙门某个差事!”恭亲王的话,让底下大臣都是无话可说,现在各项铁路还在建设当中。

京津铁路依然没有完工(现在,还没到186年),虽然不断的投入建设,而且雇佣了不少的民工。可是毕竟所有的材料,都靠进口,这速度确实不快!

“恭亲王,洋务部尚书,徐寿,要求把今年的洋务部考生,全部纳入洋务部,分配到各处机器局任监理!不知道此事皇上可有旨意?”吏部汉尚书朱风标,朗声说到。

“此事,皇上并无旨意,内阁可有论而表决!”恭亲王思考了一下,环视一下四周,说到。现在的内阁,只要咸丰没有明确的旨意的事情,都可以议论!进而投票表决!

“下官认为,此事万万不可!”礼部尚书祁寯藻听了没有咸丰的旨意,立即出言反驳!

“今年,除了原来的科举之外,还加有武举,和六部科举,以及洋务科!此乃两千年来,未有只盛况,各地向来只考生,多达数万人之多!而今正科之人,尚有很多人没有实受官职,仍然在补缺当中,那洋务科,犹在六部科之下,在最末位,怎么能够喧宾夺主,应该循序渐进,以正科之人为首,而以洋务科,为最末!”

“下官却不这样,认为,那洋务部,要的都是洋务科之人,而所做之事,都是洋务之事,正所谓,用其人,做其事,若是让正科的进士去做这些事,没的辱没了祖宗!”工部满尚书倭仁,第一个出来反对!

“此言不错,人尽其才方是正途,若是到地方,担任一方父母,自然是以正科为重!若是洋务,自然以洋务科为重!皇上当初开六部科,与洋务科,就是为了,各部可以得其人!而用其才!”两江总督曾国藩,出来反对!(未完待续)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逆剑狂神从斗罗开始的浪人间谍的战争万古神帝长宁帝军我的绝色总裁老婆我的细胞监狱我的混沌城踏星
相关推荐:
万古玄尊九玄神尊从构造技能开始月亮有你一半圆喰种重生之金木归来穿越之清朝小女子我,病娇少女,开局在喰种吞噬!震惊!我家娘子是女帝木叶的恋爱大师Black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