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打虎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时维八月,序属仲秋。

此时的北京城虽仍是汗流浃背的天气,但承德已是金风送爽、凉意逼人了。

承德,德华门内。

净水泼街,黄土铺地,街旁跪满了前来迎驾的承德百姓。

奉天将军、古北口大营将军、热河都统、喀喇沁左旗绿营都统、蒙古诸王、京城各衙门提早前来的堂官及热河一干子官员,在礼部尚书司马白衫及鸿胪寺少卿查斯海安排下,恭敬跪迎圣驾。

辰时二刻,只听德华门外九声炮响,畅音阁六十四部鼓乐齐奏,在悠扬的鼓乐声中,德华门内身驮香鼎宝瓶的八对大象依次跪下,接着,各色的宝扇、信幡、旌节、金节、大旗依次涌入门内,看得人是眼花缭乱,但却有说不出的尊严肃穆,说不出的荣华尊贵。

这些过去才是正经的法驾,只见八面门旗及跸旗过后,一百二十名手执金吾的侍卫由詹士谢图率领,身为前导,紧接着一百二十名手持执事的太监,继续穿过,又有一百八十名侍卫走过之后,才是宣光帝那围有栏杆宫殿式样的九龙乘舆。

肃文也是一身五品武官服色,头顶翠森森的孔雀翎,骑马跟随在这九龙乘舆之侧。

“宣光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满城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呼喊,一时间,震天雷、地老鼠、二踢脚及各色烟花在空中爆炸,伴随着这震耳欲聋般的呼喊,整个承德如痴如醉,如癫如狂。

宣光帝命人卷起了乘舆上黄幔,他神色庄重略带微笑地注视着这满城的百姓,不时站起身来不断地向百姓挥手,却惹得万岁之声更如山呼海啸,席卷全城。

终于在欢呼声与鞭炮声中到了避暑山庄的正门,蒙古诸王早已跪在大门石狮之旁,待停下乘舆,宣光帝走了出来,亲手搀起最前面的科尔沁扎萨克亲王,“各位王爷一路辛苦,就不必在此等候了,明儿在烟波致爽斋,朕还要设宴款待,秋狩之后,朕还要陪同太后前往科尔沁草原,这见面的时候多的是,各位就先道乏吧。”

看着荫堂、张凤藻一行人跟了上来,宣光帝一挥手,“一路上,朕坐得有些乏,正好走走,活动活动,你们也先去歇息吧。”

见他一路步行,詹士谢图与肃文马上跟了上去,詹士谢图一路东张西望,肃文却是两眼平端,目视前方。

“詹士谢图,你傻乎乎地看什么?”宣光帝突然停下脚步,“又不是第一次来,倒是肃文,怎么,这里的景色不好么?”

“回皇上,好,”肃文笑着看看詹士谢图,“但臣的职责就是保护皇上的安全,无论是在宫外还是宫内,看景色不是臣的职责。”

“好,”宣光帝点头赞道,转眼看看仍是一幅嬉皮笑脸的詹士谢图,“你,学着些。”

“回皇上,臣也在四处察看,臣的眼里并无景色,只有皇上的安全。”詹士谢图庄重地答道。

“嗯,是么?”宣光帝一下笑了,“这正经本事没长多少,这几日,拍马屁的本事倒是长了不少。”他笑笑,继续朝前走。

“阿谀奉承,君子所不耻。”詹士谢图朝肃文挤挤眼睛。

“忠君护驾,臣子之责任。”肃文也朝他挤挤眼睛。

“这么好的景色,你的眼睛又没瞎,不好看么?”詹士谢图看看宣光,又小声道。

肃文笑笑,“这地方,上世我来过几次,熟得很。”

詹士谢图一瘪嘴,“嗯,你就吹牛吧,等到了科尔沁草原,给你弄一群牛让你吹。”

“你们在嘀咕什么呢?”宣光帝看看背后二人。

“没什么,肃文说想吃牛肉,我知道承德有一家老牛汤做的不错,正商量着一起尝尝呢。”詹士谢图大言不惭。

“嗯,民间的吃食不同于宫里,风味也是不错,”宣光帝似乎也很动心,“待用过午膳,宣议政王大臣、上书房大臣、都察院钱牧、刑部赵彻、大理寺诺敏到延熏山馆觐见。”

“是。”詹士谢图急忙应道。

“皇上,一路劳乏,也不休息?”肃文小声道。

“多少政务等着呢。”詹士谢图好似也是无可奈何,“这避暑其实就是换了个地方处理政务而已。”

二人边低声说着,边跟着宣光帝的脚步绕过仪门,走进一处院落,只见院中黑松高可参天,却是树冠庞大,遮天蔽日,迎面正门上赫然是四个泥金大字——“万壑松风”。

嗯,要起风了!

…………………………………

…………………………………

“朕,要打虎猎狼!”

宣光帝坐在御榻之上,望着外面湖光山色,千岩万壑,轻轻道。

透过东面的窗子,秋树碧湖,一览无余,张凤藻好似沉浸在这绝妙的景色之中,浑然没有听到宣光说话似的。

“皇上是想秋狩的事吧,”常阿岱忙道,“明儿您要接见蒙古诸王,初步就定于后天,秋狩之后即刻启程前往科尔沁。”

宣光帝看看常阿岱,缓声道,“这秋狩,猎的是地上的豺狼虎豹,朕,说的是朝堂之上的虎,朝堂之上的狼!”

众人的心不禁都是一沉,站在轩外的肃文虽是长身直立,按刀不动,但也是静静听着里面这大金朝几位顶尖人物的对话,但只听得耳边风响松鸣,却听不到里面有人接过宣光帝的话茬。

荫堂看看张凤藻,只见张凤藻仍稳坐钓鱼台,心里不禁暗叹,这老儿历经三朝,果然是修炼成精了。

宣光帝站了起来,在轩里慢慢踱着,“朕,继位十九年,以宽为政,仁爱待下,从不妄诛大臣,也从不苛责大臣,可是,苍天有眼,祖宗有灵,当前的朝堂,竟成了什么样子!”

“这十九年来,总督、巡抚、道台以至府县之撮尔小吏,无不贪污,无不靡费,出巡则讲排场、比阔气,过节则收红包、要好处,三节两寿,冰敬炭敬,竟成了正常的惯例!……听说,过年之时,北京城车马如龙,省道府前来送礼拜贺的数不胜数!是不是也都有你们一份啊?”

“臣等惶恐,这风气渐成,臣等也不能免俗。”看众人无人敢应,荫堂答道。

“这还不算,”宣光看看荫堂,“如遇升迁外调、央人办事,那更要额外花费!此事可是有的?”他的声音已是低沉下去。

“臣从未以职权干涉朝政,”荫堂仍是一脸庄重,“就是在座几位大臣,臣耳朵里也从未有过此等传言。”

宣光帝扫视一眼正襟危坐的几位大臣,“朕,信得过你们,要不也不会宣你等前来会议,但,此种风气之下,朝堂之上洁身自爱之人,已所剩无几,若想洁身自好,则上宪视他们为异类,同僚视他们为仇雠,这朝堂之上竟无好人立锥之地!”这话已经说得很尖刻了,这也是平时荫堂与汪辉祖私下议论但不敢、不能也不想说出来的话。

“大不法则小不廉,上有行下则效,这朝堂之上,省府州县,吏治不清,民生何赖?”

“这半年,内务府查处了不少官员,外面流传着一首歌谣,”宣光帝轻轻念道,“……草木荣,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盛不下顺天府一口钟,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隐姓王,天下好文章,珍珠如土金如铁。”看看在坐的诸大臣,“这奢侈极欲到了何等地步!”

肃文心里一乐,赶紧站得更直,这四句歌子却是他的手笔,想不到已传到宣光帝的耳朵里。

“嗯,且不说内务府,就说现今的朝堂之上,这小民看官吏,小官看大官,单说这吃穿用度,从上到下,风气一塌糊涂,竟是人人争相攀比!……嗯,我朝有制,亲王、郡王以外禁穿黑狐皮,可是你看看,这朝堂之上身着黑狐皮之人又有多少!朕,还听说,有人顶戴花翎所用的翎管子,一个就价值一万三千两银子!”他看看高塞,高塞却不敢触碰他的眼光,“就是这些一、二品大员把风气带坏了!”

“朕听说,户部尚书立山有朝珠三百六十五挂,每天都换一挂戴。据说,这些朝珠最低等的也值到一千两银子,也就是说,这些朝珠起码值三十六万五千两白银,……嗯,他一年的傣禄才多少银子,这不是贪官又是什么!”宣光帝猛地转过头来,盯着这一干大臣,“查,立刻就查,今后凡有贪腐者,不管是王爷还是督抚,上不封顶,一查到底!”

众位大臣都站了起来,众人早知宣光帝要整顿吏治,原以为也是要太后省亲回銮之后再作商议,谁知,在这避暑山庄就雷厉风行布置开来。

立山,毫无疑问,肯定是要打的第一只老虎了!

“朕还听说,郑亲王宴请,前来赴宴之人,什么雀舌犴尖、鸡心犴尖、云南犴尖、凤眼犴尖、银针紫貂、贝勒紫貂、金丝猴皮等等裘皮就有六十多种,他们的傣禄能置办得起吗?”见荫堂要站起来,宣光帝一摆手,“南河总督穆荫,所穿的裘皮,都是派人携带重金直接到关外购买当年猎获的整张狐皮做的,查,查一下他的家底!”

众人的心都是提到了嗓子眼,这第二只虎,眼见已成定局。

“这京师的八大堂,菜价即贵又不实惠,可是,每到晚间,宾客盈门,车马如龙,听说,有道“红烧熊掌”,制作时要用蜡烛火焰慢慢煨十天,吃时纯香软滑,你们吃过没有?”

众人个个都是噤口不言,宣光帝却不等他们回答,继续说道,“什么烤鹅掌,猪背肉,烤驼峰,种种吃法,所费甚剧,闻所未闻,令人瞠目结舌!”

“这上行下效,整个官场一团乌烟瘴气!”宣光帝沉痛道,“朕自离京至承德,一路苦思冥想,顺贞门刺驾,天理教匪谋逆,皆是官员失德所致,……若朝廷各级官吏果能真正办公,任劳任怨,以实心行实政,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天下未有不治,未有不平,也未有饥寒之民,则不会发生上述不忍言之事!”

他快走几步,转身又在榻上坐了下来,“上书房拟旨,自今日始,朕,要整顿全天下的吏治,整肃全天下的官场,还是那句话,凡贪墨受贿,枉法舞弊者,凡身行奢靡带坏风气者,一经发现,决不姑息,一查到底,决不轻饶!”

他又看看几位上书房大臣,“这些虎狼之辈,吞噬的是我大金朝的基业,吞噬是老百姓的血汗,对这些虎,这些狼,一定要打,有一个打一个,有一双打一双!要让他们肉疼,不敢贪,不想贪,不能贪!”

“是!”众人齐声答应着,却都是明白,这整顿吏治,自今日始,正式推行了!

但宣光帝仍意犹未尽,“自古说,正人先正己,八旗腐化不除,全国腐化不除,这八旗的整治,也要自今个起,正式打上!”

荫堂只觉心中一跳,不由地抬起头看着宣光。

“现今,旗人纯朴尚武风气慢慢退化,追求奢华,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四处惹是生非,甚至打架斗殴,为非作歹。”宣光帝脸上却不象适才那样慷慨激昂,一幅无可奈何的表情,“逛戏园子,养戏子、赌博、遛鸟,养狗,熬鹰、栽石榴树,什么都干,就是不好好营生!朕在宣光十年增加旗丁名额,竟还有人在背后议论朕,这竟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

他越说声调越高,“这帮子人如果不整治,有人也会攀比,整顿吏治也会有人说闲话,所以这旗务与吏治当得双管齐下,并行不悖,务得旗人自力更生,这是大方向,你们议一议。”他一抚脑门,又端起茶来,适才长篇大论说了这么多,嗓子实在是干透了。

“朕,今儿就把这题目撂在这,都察院、刑部、大理寺都要各司其职,都察院掌总,再上一个条陈,老叔和辅臣看过之后,再呈上来。”他看看一干重臣,“行了,都回去吧,朕也想出去透透气了。”

…………………………………

…………………………………

烟波致爽斋。

这是四周围廊组成一座封闭院落,四围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故名烟波致爽。

此殿面阔七楹,前有廊后有厦,两侧有半封闭的走廊与门殿相通。

庭院里,草绿松高,奇石别致,透出清新、幽静的气息。

殿内陈设富丽堂皇,北面正中设宝座床,中正悬御题烟波致爽匾,匾下为一个斗大福字和题诗。

上半晌,宣光在这里接见了蒙古诸王之后,又在西暖阁批阅了会奏章,已是有些疲乏,“肃文。”

肃文赶紧进来,却听宣光笑道,“备马,我们出去走走。”

“皇上,要不要知会……”

宣光一下打断他,“那朕还有什么乐趣,悄悄的,拿上弓箭,就你跟着就成了。”(未完待续)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长宁帝军逆剑狂神踏星我的细胞监狱万古神帝间谍的战争我的绝色总裁老婆从斗罗开始的浪人我的混沌城
本书作者其他书: 全球财富 国啤 大城时代 警察攻略 办公室十年 政界人生
相关推荐:
我是暗黑小土著我不是曾小贤死囚乐园希望村锦梅我的超级美女老板娘蛮荒传快穿之别样人生从地狱归来的魔人之祖谪仙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