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文武相斗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按理周党被扫平、君臣和睦、国家稳定,灵帝将以好莱坞似的结局结束自己这部戏。偏偏问题出现了,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讲李晓仁的出身并不好。公爵的后代,就是家里没有出过政治能人(因为不允许过多参与政治);早晚要成为唐国公,所以军权交出来也是时间问题。

可董翔就是不能容他,经过“周宝事件”,李晓仁的风头和声望远远地把他仍在了后边。李晓仁年纪轻轻就可以当上“首都卫戍区总司令”了,他却要一步一步熬资历。匈奴有几次比较成规模的犯边,边军节节败退,灵帝一派晓仁出征,立刻就马到成功。凭借上级的信任和自身的能力,李晓仁最终坐上了众望所归的大将军一职。纵观灵帝一朝,谁也撼动不了李的地位。

而董翔的经过和他比起来完全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所以心里恨啊!经过几十年的磨砺,董翔慢慢爬到了从一品的位置,国相的职位唾手可得。这么长时间的压抑已经让他失去了和李晓仁一争高下的野心。他只能天天乞求老唐国公早死,好让李晓仁辞去军职继任。偏偏老唐国公活得气sè红润有光泽,腰好腿好身体好。董翔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中平三十九年,汉灵帝,终。

在此之前,汉灵帝感到天命已尽的时候宣正在外作战李晓仁回朝,与董翔共同辅佐太子。李董二人看到入朝辅政的诏书后大为惊讶,因为诏书认命李晓仁为托孤大臣加封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也就是李一个人掌握了汉朝所有的军政大权,除了没穿一身龙袍,基本上和皇帝没什么区别。

可见皇帝对李晓仁不能是简简单单的信任,而是溺爱般的宠信。而董翔除了同为托孤大臣以外只是升成了丞相加太子太保,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了,这放在谁心里也不会痛快的。

灵帝的儿子继位,年号“建安”,史称“汉献帝”。

建安二年长安天降大雨,电闪雷鸣之间劈中了主殿德阳殿,德阳殿遂起大火被烧毁了。皇宫被劈这被认为是天谴,汉献帝赶紧发布诏书检讨自己。可主殿是皇帝与群臣议事的地方,没了就要再盖,但没这么容易。主殿的柱子原先用得木材是楠木。

楠木,是一种极高档之木材,其sè浅橙黄略灰,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无收缩xìng,遇雨有阵阵幽香。南方诸省均产,唯四川产为最好。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书楼,金漆宝座,室内装修等多为楠木制作。

如文渊阁、乐寿堂、太和殿、长陵等重要建筑都有楠木装修及家具,并常与紫檀配合使用。可惜今人多不识之,常以拜物心理视之,觉得质不坚不重,sè不深不亮,故而弃之。楠木行内人视其质地有如下称呼:金丝楠、豆瓣楠、香楠、龙胆楠。楠木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成长需要的时间很长,一棵楠木成才最起码要二百到三百年以上。

珍贵的楠木光寻找就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短时间内很难搜集齐,但是工期催得又紧。于是有人进言晋惠帝陵墓上的殿宇里面的柱子用的是金丝楠木,而且规格大完全符合德阳殿的要求,汉献帝也没有想别的就同意把前朝晋惠帝陵墓的殿宇给拆了,这一石就激起千层浪。

李晓仁以托孤大臣的身份率先出来反对,要拆迁的宫殿是晋惠帝陵墓的组成部分,你拆了它和挖晋惠帝的坟xìng质是一样的。皇帝这是要挖坟掘墓,这种事绝对不可以。汉朝以儒礼治国讲究传承,埋葬在地下的先人是值得人去恭敬的。对于盗墓贼挖坟掘墓的行为要判以重法,在社会道德方面也是不能容忍的。

汉献帝一看也慌了,他开始就没有想到问题会这么严重,不能拆那就不拆了吧。董翔一看机会来了,汉灵帝刚刚执政没有多长时间,心智还没有特别成熟。在这个时候帮他一把他会记恩的,而且还当了这么多年帝师,自己一步步看着他长大的比较有感情了。

董翔同样以托孤大臣的身份站出来,洋洋洒洒数千言写成一篇奏折支持皇帝拆陵。大家看了甚是惊讶,以孔儒立身的董翔竟然一反常态,汉献帝看了非常感动,李晓仁却没有参透玄机。他高叫道:“圣上若拆陵建殿此举与盗贼无异,不知宰相何以自圆其!”

“太傅言重了,晋惠帝是人尽皆知的昏庸之君,治下国家rì益颓废百姓生灵涂炭,莫是拆掉殿宇,即使凿开地宫又有何妨?”

“丞相得是荒唐话!不管生前如何,死后下葬也应恭敬视之。生前事迹应由史书记载,褒扬损抑自有后人评判。坏人就应挖坟掘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人敢自己是圣人之躯,没有干过人之事?”

李晓仁的一番话得众人头称是,有几个儒学的老学究也站出来从天纲到人常,论证董翔观的不可行,总之不管你怎么干都是违背人伦道德。董翔抬头可怜巴巴地瞟了一样汉献帝。汉献帝此时心中酸楚,偌大的朝堂只有自己的老师是真心为自己,还被别人成这样。

汉献帝轻咳一声,道:“此事不必再议!全国寻找百年楠木,工料备足之后德阳殿再行重建。拆陵之事不要再提了。”

“陛下圣明!”

……

汉献帝退朝以后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竟然连块木头都不能决定。李晓仁恃宠而骄不能倚靠,还是老师是自己人。从此他对董翔rì益宠信,同样的决策只要李董二人意见相左他一定会支持自己的老师。董翔要得就是这种结果,他为了权势不惜违背原则,虽然最后没有得逞但是这招苦肉计却得到了计划中的效果。

从此李晓仁这个托孤大臣是处处不顺心,而董翔开始chūn风得意。所有人都觉得不对劲了,晓仁认为是自己被封的权职过多于是把职务都辞掉了,只留一个大将军一职。而让人抑郁的是汉献帝前手刚刚恩准李晓仁的辞呈,后手就把职务给了董翔。

事情终于变得明朗化了,有心计的都像董家靠拢,唐国公府又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李晓仁很无奈但是没往心里去,因为公爵府一直都是这样,他已经习惯了,公务繁忙的时候反到让他不适应。

董翔大权得握,心中甚是得意。有些人因为拆陵的事情看不起他,于是董翔就想了一个办法。董翔执掌大权之后,为了拉拢人心,大开封赏。这一年天圣太皇太后死了,天圣太皇太后是汉桓帝的生母,也就是汉献帝的曾祖母,在险恶的宫廷斗争之中竟然最后能够活到一百多岁,真的是奇迹。

她死后董翔决定京城内外的所有官吏都官升一等,但这个封赏实在是太让人感到哭笑不得。群臣纷纷谏道,从来没听过因为天圣太皇太后死了,大家都有功官升一等的,请董翔收回赏赐。

董翔手下的亲信劝他道:“您这样做不是很合理,所有的人没有功劳而获厚赏,那将来所有人都会希望国家多有几次灾难,以便多获几次封赏。还有以前权臣太多招摇而因此惹祸的不少。现在您也是冠盖车马,带领大批侍从出出进进皇宫,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长此以往恐怕对您不利。”

董翔仗着皇帝的宠信根本就没听进去,还找了个借口把那个人给罢官了,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去提醒他了。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踏星万古神帝我的混沌城我的细胞监狱长宁帝军间谍的战争我的绝色总裁老婆逆剑狂神从斗罗开始的浪人
相关推荐:
无敌铁军古寨惊魂独一不二末法的时代我的狐仙女友网游之心中的江湖末世刀客心容万物西游沙僧释厄传极品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