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晚会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南大大礼堂在这一晚被各种彩带装扮得节日气氛十分浓厚。

虽是新生文艺晚会,但不少高年级的学生也来观看。自今单身的牲口们是想在这里找到心仪的mm,而单身妇女则也想找一个清纯帅哥。现在女人都已经抵得上大半个天了,在这种事情上也可以和一众牲口们较一高下。再了,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纱。妇女们在这种事情上更有优势一些。当然,恐龙可能要排除在外。至于“可能”二字,那是因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人还就好这一口呢?

随着节目的进行,林可凡觉得自己还真是看了现在年轻人的本事。有能力的人是大有人在。吹、拉、弹、唱,奏出一片欣欣向荣;现代舞、古典舞、民族舞、街舞、热舞,舞动一方舞台;京剧、豫剧、沪剧、秦腔,演绎出古今交错的和谐。

在李清上台表演之前,林可凡就先明到时自己不上台,在幕后为她进行配乐。

“那怎么行?幕后又没有扩音用的麦克风,到时候后面的观众怎么能听见琵琶伴奏的声音?”李清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你找工作人员帮忙在后台装一支麦克风不就行了?”林可凡是抱定主意不上台弹琵琶的。

各种手段使尽,林可凡仍然坚持己见,李清只好找工作人员了一箩筐的好话,才让人帮忙另放了一个无线麦克风在幕后

随着报幕姐的下台,李清走到台上正中间,开始朗诵《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此时,一声细弱游丝的琵琶声从后台响,通过麦克风传入台下众人的耳朵中。

随着诗句被一句句朗诵出来,配乐的琵琶声也开始犹如诗句中描写的那样:大弦嘈嘈如急雨,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珠落玉盘。

紧接着,琵琶声配合诗句——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刺耳的声音惊的地下众人心头一凛,一些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的家伙不由地坐直了身子。

这诗,在座的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随着李清的朗诵,台下开始有学生和着一起背诵起来。一丝轻轻的琵琶声始终伴随着朗诵的诗句,将大家带入了那悠远的意境中。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声渐渐大了起来。一琵琶名曲《大浪淘沙》响彻在众人的耳边。这曲子本就是描写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及对命运的态度,正好切合这长诗的意境。

随着最后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声也嘎然。

李清朝台下一鞠躬,轰鸣的掌声响起,大家开始追寻幕后的伴奏人员。乐器社有在场的成员,更是相互打听到底是社群的哪个人,在为一位新生配乐。平时没现社团里有琵琶弹得这么出色的人啊?难道是在音乐学院请来的枪手?

伴随着掌声走下台的李清,兴奋地找到了一个离台上不远的、不为人注意的角落躲藏着的林可凡,不顾一切地冲向他,给了他一个拥抱。林可凡一边尴尬地享受着李清mm的拥抱,一边则像做贼一样东张西望,生怕被人现是自己这个大男人弹的琵琶。其实在琵琶声响起时,就有人开始寻找声音的来源。不过渐渐被琵琶声所吸引,沉醉在其中,忘记了对声音来源的探寻。不过林可凡隐藏的比较好,在大家现之前,他立刻从现场溜了。

随着歌舞的进行,晚会已经进行了大半。苗可mm的民族舞也跳得别有滋味。引起了底下一群牲口不停的向台上吹口哨。

当林可凡拿着古琴刚一上台,底下就开始传出嗡嗡的声音。有人对身边的人:“快看,他就是上次在书法社弹奏了一曲神曲的人。”这时上次在书法社现场看过林可凡弹琴的人。他旁边的人不屑的:“得了,还神曲,别夸大其词了,我都在网上听过了,也就一般啊。”

“那是你没听过现场表演”,先一人不服气地反驳。

“好了,别吵,演出开始了。”旁边有人不满地打断了两人的争辩。

林可凡一改平时的打扮,穿着像是要表演太极拳的白色中式对襟褂,下身则是一条飘逸的白色丝绸裤子。他这一身衣服,加上出尘轻逸的面庞,带着淡淡的微笑,顿时引起了底下不少mm的尖叫声。

和别人不同的是,台上的古琴是搁在一个矮几上,后面没有凳子。

将手中准备好的垫子放在搁放古琴的矮几后面,林可凡盘腿坐在了垫子上,闭目、深呼吸、静心。等下面的人群稍微安静,他睁开眼睛,专注地盯着面前的古琴,缓缓抬起双手,放在琴弦上。

随着‘叮咚’的一声轻响,林可凡运转内息,流转到十指上,春雨指法使出。悠扬的琴声通过麦克风传遍了礼堂的每一个角落,传到了每一人的耳中。

慢慢地,礼堂里讲话的声音没有了,昏昏欲睡的人睁开了茫然的双眼。大家的心神不由得都被琴声吸引住了。

林可凡这次选择的是一古琴曲《鱼樵问答》。

此乐曲原意指通过鱼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了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

在林可凡积聚了内息的十指弹奏下,精神力随着优美的琴音四散飘去。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鱼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曲意深长,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林可凡将古琴的‘中正和平、清微淡远’的意境演绎到了极致。就连不懂音律的人都隐隐听懂了其中的韵味。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飘散在空中,众人的脑海中仍然想着悠然的琴声,久久不散。等大家清醒过来,台上已经空无一人。一阵热烈的掌声在礼堂中想起,经久不息。就座在前排的校领导也在交头接耳的打听这个新生的名字。

黄校长看着林可凡眼睛都亮了起来。‘没想到这子还有这一手啊?真是令人惊喜。他还有什么没表现出来的秘密吗?看来还得好好关注这个家伙一下。’

直到司仪鼓着掌走上台,大家才渐渐停下了鼓掌的双手。

林可凡的古琴将晚会带向了一个**。估计还从没有在现代人看来快没落的古琴弹奏能在一场晚会上引起**。林可凡的弹奏,打破了弹的人沉醉其中、听的人一头雾水的局面。其实中国人大都喜欢听一些民族乐器弹奏的曲子,奈何除了一些耳闻能详的曲子,如《十面埋伏》、《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其他的大家几乎都听不懂其中的韵意。对于不懂的东西,人们都是缺少耐心的。这就照成了现在这种听民乐的人越来越少的局面。

现在林可凡在弹奏时,将自己的精神力随着乐曲一并向听众传去,用自己的精神力带领大家领略琴曲中的意境,慢慢地沉浸在其中。能听懂这有着优美的旋律、蕴含千年文化精髓的琴曲,大家都有一种惊喜。对之喜爱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后面的节目众人似乎都没什么心情观看,在台下不停地议论着刚才的琴声。就连一出名的乐盲也骄傲地向周围的人自己听出琴声所表达出的意境来了。虽然为什么自己能听懂,他也是一头雾水,不过这不影响他喜悦的心情。大家对美好的事物都有一种喜悦的心情。

“怎么样,我是神曲了吧?”这是表演刚开始为林可凡辩护的人声音。

“服了,还真有人能弹奏出这种深入人心的曲子。从没听过的琴曲也能让人听懂,真是神了。”反驳的人也调转了话头,由衷的赞叹。

“刚才的琵琶配乐是不是也是他啊?”有人想到了刚才听到的琵琶曲。

“不会吧?那是琵琶,这是古琴,两种不同的乐器。弹奏方法和表现的意境完全是不同的。还没听过有同时精通两种乐器的高手。”这是一乐器社成员的疑问。

“难,他和那诗朗诵的姑娘好像是一个班的。”这是一个细心的同学。

“对于高手来,精通两种乐器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吧?”有人迟疑地道。

“一理通,百理通吗。没什么不可能的。不定他还不只会这两种乐器呢。”这是一坚定的支持者。

本来林可凡只是想按正常情况弹奏一琴曲,但看到台下班主任黄老太太欣慰的目光,又改变了主意。既然老太太这么争强好胜,那自己就争取给她一个在其他老师面前高兴的机会吧。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从斗罗开始的浪人我的绝色总裁老婆踏星逆剑狂神万古神帝间谍的战争我的混沌城长宁帝军我的细胞监狱
相关推荐:
男房女客男孩女孩自己的故事东方特种兵五百年的轮回至尊狂少重生七零末之幸福生活火辣辣超级模拟器异世之极品天才无限装甲幽游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