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寻觅2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郑强告别三位老人还是沿着铁路向前走,走到一间破房子跟前,听到里边有声音,走进房间里,看见是十几岁的男孩子躺在烂草袋子上哭泣。这孩子头发很长也很乱,他的脸被他的黑手不断的摸擦眼泪和汗水,已经看不出他本来面貌,花里胡哨地很不像样子。至于这孩子穿的衣服更是脏不可言,郑强原本沉痛地心此时此刻更加沉重,他走近孩子的身旁,亲切的问:“孩子,你怎么啦?为什么哭啊?”这孩子警觉的睁大了眼睛,停止了哭泣,看着陌生的老人没有答话,想坐起来由于他右胳臂不能动,虽然撑起左臂,但还是又躺下了。郑强想他一定是要起来,于是就蹲*用手拉他的右胳臂,还没等郑强用力,只见这孩子哎呀一声就坐起来了。郑强忙将手收回,惊讶的问道:“怎么呀?你是那里疼吗?”孩子气囔囔的:“不用你管。”郑强老汉根据他的动作和表情,判断这孩子可能是右胳臂,有毛病,于是又道:“孩子,你是不是这支右胳臂疼啊?能让我看看吗?”这时,孩子想这个老爷子怎么知道我的右胳臂疼呢,不妨我就告诉他,看他还什么。他用左手摸着右肩:“这里疼的很厉害,这支胳臂不能动。”郑强老汉:“孩子,我能摸一摸吗?”他看这孩子没有反对,就用两只手从这孩子的右手开始向上摸,一直摸到右肩,发现骨头错位了。老汉一面问他你是不是和人家打架了?一边用力拉他的右胳臂,然后向上一端,错位的骨头就复位了。郑强老汉哈哈一笑,:“好了,好了。”

这孩子动一动胳臂,真的不那么疼了,他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郑强老汉行个礼并:“谢谢老爷爷。”老汉*孩子的肩膀:“孩子,天已经黑了,我们吃饭去。”这孩子今天一天没有吃东西了,确实很饿,听去吃饭,就顺从的跟着走。

他们走进一家饭店,要一斤饺子两碗汤,老汉自己一边喝汤一边看着这孩子大口吃饺子。心理真不是滋味。他想:“这样的年纪就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在外边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何时是了啊!我可怎样找才能到他的家,找到这孩子的父母?”吃完了饭,郑强带领孩子到一家服装店,给孩子买了一套衣服。

他们就近找了一家旅馆,这家旅馆老板不愿意叫这孩子在这里住,郑强:“这孩子是我带来的,我们要住在一起,只要有两张床铺就可以了。我们需要先洗澡,老板勉强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他们洗完澡,孩子换上新买来的衣服,回到客房休息。

这间客房很,有两张木板床,一把椅子,一架黑白电视机,一个水瓶,两个杯子。郑强让孩子睡在里边的那个床,郑强准备睡在靠门的一张床。

郑强:“子,你看看热水瓶有水没有?”孩子机灵的倒了一杯开水送给郑强。老人很高兴,认为这个孩子还明白,还懂礼貌郑强问:“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孩子:“老爷爷,我叫朱保,今年十四岁。”

郑强:“你家里还有啥人哪?”朱保:“有爸爸,我妈妈走了,现在我爸爸又过招来一个后娘。”

郑强关切的问:“朱保啊,你怎么不在家里上学念书?”朱保:“我可愿意上学念书了。我们家里没有钱,供我上学。”

郑强老汉为难了,还能向下问吗?不问怎样知道离家的原因,问吧孩子也有苦衷。郑强还是继续进行探索。郑强:“朱保啊,你爸爸做什么工作?你妈妈为什么走?”朱保:“我爸爸原来是工厂的工人,后来下岗了,找不到工作,就在家里喝闷酒,天天喝的酩酊大醉,喝醉了就发疯,打我妈妈,骂我妈妈,开始我妈妈可怜他的苦恼,同情他的难处,原谅他的过失。后来就不能在家了,爸爸与代秋就是我的后妈在一起喝酒,在一起鬼混,爸爸妈妈离婚了。”

郑强:“朱保啊,你怎么没有跟你妈妈去?”朱保;“我可想跟随我妈妈去,可是我妈妈走的时候,什么都不要,她连个住的地都没有,我跟着妈妈不是个累赘吗。当时我和妈妈抱头痛哭一场,妈妈以后来接我,我在家里呆不了啦,我出来找妈妈。”孩子已经哭不成声了。

郑强的心也碎了,他的心在流泪,他站起来走到朱保的窗前,楼住朱保:“孩子别哭了,你妈妈是个好妈妈,我们一定要找到她。”朱保停止哭泣,对郑强:“爷爷,你的是啊,我的妈妈是个好妈妈,我爸爸下岗了心理烦闷,找不到工作,心理着急,生闷气。我妈妈安慰我爸爸:‘别着急,别上火,工作慢慢找,家里还有我呢,我每天跑市场买衣服挣得钱,维持咱家生活,还可以过得去。’爸爸开头拉着我妈*手‘丈夫无能,丈夫是窝囊废,拖累你啦,拖累你啦。’等我找到工作以后,我去挣钱养家,你再好好休息。现在是我对不起你。爸爸完了,要跪下磕头。我妈妈抱着我爸爸哭,别是谁对不起谁,我们是患难夫妻。打这以后爸爸安静一段时间,他四处找工作,还是找不到,他又开始喝酒了,妈妈以为酒能解心仇,没有限制爸爸喝酒,喝多了他就醉,爸爸喝多了,喝高了,喝大了,他打,他闹,在家里喝酒,在家里闹,在外边喝酒在外边闹,妈妈:‘别喝酒啦,保住身体要紧呐,由我挣钱养活家,你别闹啦,妈妈只要你不喝酒哪怕我给你磕头也行。’为了劝我爸爸少喝酒真给我爸爸磕过头,磕头也不管用了大夫;‘我爸爸是酒精中毒’。就这样子,我们的日子没法过了。妈妈走了,爸爸后悔了,下决心忌酒,爸爸忌酒的时候真痛苦啊,爸爸:‘为了朱保必须忌酒’最后总还是把酒忌了,爸爸拉三轮车挣钱供我上学,好景不长,代秋到我们家里来了。开头对我们爷俩特好,后来就变的特别不好了。”

洗衣服发现地址打电话查无此人

郑强和孩子到了客房,安排孩子睡觉之后,自己到洗漱间,洗孩子换下来的衣服,这几件衣服由于长时间没有洗过,又肮脏、又板硬、发出一股腥臭的怪味。老人对这些衣服,一件、一件的翻来覆去的,仔仔细细的查看。发现在上衣的兜里有一封没有发出的信,这信的信封都磨破了,信封上面的字有的已经模糊,由此看出这封信是在兜里存放很长时间了。老汉拿着信封走到灯的跟前仔细地看上面的字,才知道这是给宝山市友谊学张才的信。

天刚蒙蒙亮,郑强老汉照常起床。他乘着街面上行人很少的时候,宿睡在街头的人们还没有起来的时候,沿着街道寻找郑敬文。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比较容易寻找,同时也可以就便问一问清扫街道的工人师傅。一路之上没有找到郑敬文,也没有听到关于郑敬文的信息。接着,他又到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公园等地方寻找,仍然不见郑敬文终影。

郑老汉买了六根油条和一些咸菜回到旅馆,走进房间看见那孩子已经穿好衣服坐在床边,对他:“你洗脸了吗?来吧,我们吃早饭。”

他们吃了早饭以后,郑老汉将已经洗好了的衣服叠好,送到那孩子面前,慈祥地:“这是你原来穿的衣服,已经洗好了,你保存起来吧。这些天来你吃不好,睡不好,严重的影响了你的身体健康,今天你需要好好休息,你那里都不要去了,等我晚上回来,咱们一起吃晚饭。我那抽屉里有钱到中午你自己买些东西吃吧。”

孩子问:“老爷爷,今天你到那里去?能告诉我吗?”

郑老汉看看他:“咳,孩子啊,我是出去找人哪,”他边边取出寻人启事,继续:“我就是寻找他呀。”孩子走到老爷爷面前恭恭敬敬的接过寻人启事,仔仔细细地端详了一番,然后:“这个人我好象在第八公园见到过他。”老汉面带笑容问:“是吗?那是在什么时间?”孩子:“就是前几天的事情,第八公园的那几个弟兄不叫他在那里呆,把他撵走了。”老汉惋惜的:“看样子他现在不会在第八公园拉,那么他能够在那里呢?”孩子想了想:“这城市好多地方我都到过,我和你一同去找吧。”

郑强老汉在孩子的引导下,怀着殷切的希望,走在河滩上。他问孩子:“你他能到这里来吗?”孩子:“这里是他们经常来的地方,你看这里有水,他们在这里喝水容易,另外在这里还可以拣到一些吃的。”老汉头,台起右手遮在眼睛上方,尽量向远处张望。过了一会他将手放下来,自言自语的:“现在这里没有我的郑敬文。”

老汉和孩子沿着大堤向东走,在大堤的下边有些垃圾堆,在那里有人拣东西吃,老人走到那人跟前,仔细地看看他,这人大约四十多岁,脸和手都很黑,衣服也很破烂,也很埋汰,手里拿着半个面包,两眼直直的看着老汉。郑强老人拿出两元钱递到那人的手里并:“你用这钱买东西吃吧。”

孩子对老人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他想这老人的心眼真好,他不光是对我好,对别人也好。他们又走到了一个比较大的涵洞,这个涵洞,是已经废止了的涵洞。孩子:“这里是那些无家的人的好住所,特别是刮风下雨的时候,有些人就在这里避风避雨。还有些人有病了,走累了,呆在这里比较安全。”他们又到了一些地方去寻找,都没有找到。

当他们走到亭子跟前时,郑老汉:“咱们在这里休息一会,我想你也一定很累吧?”孩子没有话悄悄地坐在老人的身旁,思索着还要到那里去寻找郑敬文。在他们的对面也坐着两位老太婆,其中一位热心肠的婆婆,看到这孩子面黄肌瘦,没精打采的样子,关心的问:“这孩子有病吗?你们是来城里看病的吗?”孩子听到有人他有病,不耐烦的:“我没有病,我们是来找人的。”老太太不好意思的问:“你们找谁呀?我能不能帮什么忙?”孩子听她要帮助,同时也觉得自己方才对老人的态度不够好,对老人不够尊重,因此,他就主动的献殷勤,拿着寻人启事送到老太太面前:“老奶奶,您见过这个人吗?”两位老婆婆都将目光集中在寻人启事上面的照片上,她们左端详,右端详的看了一阵子之后,:“是有这么个人在这一带拣东西吃,我还给他一个馒头和一块咸菜呢。”另一位婆婆:“我家媳妇昨天从东郭回来,这个人已经到东郭了。”那个婆婆:“可不是,这几天我也没有看见他,我看还得找你家媳妇问个准吧。”另一婆婆:“那好,就叫他爷俩先到你家去,我找媳妇问问。”

老婆婆家有四口人,还有儿子、媳妇和孙子,只有两间平房,老太太和孙子住一个房间,儿子和他夫人住一个房间,老婆婆很热情的给郑强他们端来饭菜,郑强很感激的:“谢谢。”之后,就和孩子一起吃饭。这时那位老婆婆领着媳妇来了。媳妇首先看看照片,然后:“我在东郭见到的人比这个人还瘦,从那人的鼻子和眼睛看,是照片上这个人。”老汉关心的问:“你是在什么地方看着那个人的?他身上有伤没有?”媳妇:“我是在学门口看见他的,他是在那里拣——啊,我没有见到他身上哪里有伤,我看那人长的还好。媳妇怕老人难堪才没有出那人是拣学生的剩饭吃。老人也觉察到媳妇有些话不好出口。因此,对于那个人的情况就不想再打听了,于是便问:“东郭离这里有多远?”媳妇:“三十五里。老太太摸着孩子的头:“你要多吃,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看看你有多瘦啊。关于你爸爸呀,就由你爷爷自己去找吧。”她转过脸对着老汉:“我老哥,那就别让孩子和你出来找人哩,你已经白瞎一个儿子了,别再把孙子也搭上,这孩子正是上学读书的时候,怎么不让他好好学习,让他在外边跑,这不是误了孩子的前程吗?我看你是老糊涂啦,要我看,就是找不到儿子,也不能耽误孙子的学习。”孩子站起来想话,老汉拦阻不叫他。

老汉拿出十元钱放在桌子上,:“谢谢,您的对,孩子就得好好学习,我们回去了。”

老婆婆看到郑强老汉放桌子上十元钱,很不是心思,她想这个老头子,太看不起人了,把我们看成什么人了,难道我就不值一顿饭钱,你这个老头子拿出十元钱,这不是白痴我吗,看不起我吗,我老婆子长这么大,怎么让你们来憨痴我呢,于是老婆婆拿那十元钱对孩子:“孩子啊,你爷爷在清钱到时候,掉在桌子上十元钱,你给那个老糊涂拿着,相许这十元钱能给你买一个本本算算术题呢。”

朱保看看郑强爷爷,他懂得这钱是爷爷留下来做饭钱的,在没有得到爷爷的同意是不能接的,他看出那位老太婆面对十元钱是不满意的,可是他不知道老太婆不满意的真正原因。他想是不是她嫌少啊,朱保想这个老太婆太黑心了,吃你一顿饭给你十元钱还嫌少,于是朱保对老太婆:“老奶奶,我们吃了您的饭,很感谢你们,这位老人外出找他的儿子时间很长了,一路上救济一些像我这样的苦难的人们,我想他兜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老奶奶,我看您老心慈母乃,是个大善人,今天你修好积德,别嫌十元钱少了,老奶奶你记住我叫朱保,我长大了挣得钱一定,加倍还您。”

老太太听了朱保的一番莫名其妙的话,心里糊涂了,面前的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难道他们不是一家的,那孩子不是老头子的孙子。老太太想要咋一咋这个孩子,就故意的:“哎,我朱保啊,虽然你没有念书,也不能任嘛不懂,怎么有爷爷不叫爷爷,有爸爸不叫爸爸,还什么老爷爷,他儿子的。这都是什么话呀。”郑强认真的:“别怪孩子,他不是我孙子,我们只是同路而已。”

老太太不好意思的:“原来如此,真对不起。”

郑强带领孩子来到新华书店,他们在摆着学生课本的台桌上看了一会,孩子拿起五年级课本看。老汉:“你可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你们老师现在讲到第几课了?”孩子抬头看看老人:“不知道。”老汉给他买一套五年级课本,书包以及笔、练习本。然后,一同回到旅馆。

郑强老汉自己到经理办公室,问:“我托您办的事情办的怎样?”那人:“很抱歉,我给宝山友谊学校打电话,他们答复:查无此人。”

芦棚内干儿哭娘饭馆里经理帮忙

天刚亮,郑强老汉带着孩子,就赶到了东郭。他们从西街开始,沿着大街向东寻找,对路上行人都仔细的观察,恐怕漏掉所要寻找的目标,特别是对于躺睡在路旁的人,都要走到跟前看一看,确认不是郑敬文,然后再离开。

他们走到郊区的东头,看见水塘旁边有一个低矮芦棚,里边有一个十七、八岁青年男子,个头不高,身体瘦,一只脚穿鞋,一只脚光着,没有穿袜子也没有穿鞋,蓬头垢面,衣服褴褛。他在那里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翻身打滚的哭娘。

郑强他们因为不知道那人为什么哭的那样厉害,那样伤心,没敢走进芦棚里面去劝阻,只是在那里站了一会就离开了。可是,这孩子的心情确特别沉重,妈*声音在他耳边回响,妈*形象在他脑海里再现,他的眼睛湿润了,眼泪流到嘴里,他哭了,这孩子真的是哭了。

中午,他们走进靠近桥头的一家饭店,郑强老汉选择在靠近窗户能够看见桥上来往行人地方坐下,那孩子是坐在老人的侧面,因为脸上有泪痕,怕老人看见伤心,他伸手拿出语文课本,爬在桌子上看,老人看见孩子难过的样子,自己心理很不是滋味,一时两眼也流出眼泪来。

饭店经理看到这一老一少都默默的流泪,心想必是遇到了难处,他端着一壶茶水两个杯子来到他们桌前,:“老人家从那里来呀?请喝水。”老人擦去眼泪,台起头来看看,这位像是饭店负责人,和暖可亲,态度诚恳。他拿起杯子喝口水,然后:“我们是从东面芦棚那里来,这孩子看见那个人哭娘,很难过,因此,他也流眼泪了。”经理:“提起那个人哪,真可怜,他在十来岁时来到我们这里,举目无亲,沿街乞讨,到了晚上,他害怕就趴在那个疯女人身边睡觉,而那个疯子对他就像对自己儿子一样,关心他,爱护他,有一口饭也给他吃,到冬天给他找棉衣服,到夏天给他找单衣服,虽然那些衣服是旧的,是破的,甚至是很脏。但是,还能够遮体避寒。他们相依为命的活着。培养了深厚的母子感情。就这样人们都疯子是他干妈。前天那个疯女人死了,他没有妈妈了,因此他才伤心的哭起来了。看起来你们爷俩是善良的人,心软哪,经受不了那样的伤心事。”老人家头,:“是的,触景生情,触景生情啊!”孩子台起头来声音沙哑的:“我想妈妈。”经理:“这好办,让你爷爷带回家去,见妈妈就是了,这有何难。

老汉:“难呐,难就难在到那里去找啊?”经理关切的问:“难道她不在了吗?”孩子摇摇头:“不知道。”经理看着老人:“孩子不知道,你老人家一定会知道的。”老人:“我还真不知道。”经理奇怪的问:“那究竟是怎么回事情?难道——。”孩子:“是的,我们不是一家人,老爷爷连我家在那里都不知道,怎么会知道我家里的事情呢。我妈妈与我爸爸离婚啦,听妈妈在这市里做买卖,我是来这里找妈*。没有找到妈妈,没有钱不能住店,不能买吃的。后来,因为拣东西吃,被人家打伤了,是老爷爷给我治好了,老爷爷不嫌弃我,处处关心我,让我和他一块住旅馆,给我买新衣服穿,买好吃的,还给我买了书包课本和笔。今天我见到那个人哭*妈,我想我连他都不如啊,想见妈妈一面都见不到。到这里这孩子又哭起来了。经理问:“你妈妈姓啥?叫什么名字?”孩子:“我妈*名字叫常爱真。”经理安慰他:“你别哭了,只要你妈妈还在这个市里,我就想办法帮你找。”

经理觉得老人还有话要便问道:“老人家你是到那里去呀?这孩子能不能上学?”老汉:“我是出来寻找人的,现在他跟着我这样的东走西转的,没有学校可上啊。”经理很有信心的:“这里的学校长我认识,我和他一,让这孩子插班学习。”老汉:“好是好啊,就看我们这孩子能不能——”到这里老人家笑眯眯的看着孩子。

孩子:“我想学习,耽误了这么长的时间,即便是能上学,也难跟上班里的进度。”经理:“这好办,老师给你补课就能跟上了。”

经理对老人家找人的事情也很热心,他:“老人家您找谁呀?”老汉:“我是找儿子,他的精神不好,昨天我听有人在这里看着他啦,所以我们就到这里来找他。”老人完取出一张寻人启事让经理看。

经理手里拿着寻人启事:“你们先吃饭,我到里边办些事情。”一会工夫姐端来四个菜,一壶酒,两盘饺子。姐:“请用饭,还需要什么请讲。”老汉:“好了,没什么啦,谢谢。”

老汉:“姐,买单。”姐:“已经结账了,请你不要费心了。”老汉拿出三十元钱放在桌子上:“姐,谢谢,谢谢经理。”完起身向外走。姐:“老人家,请等,经理还有话要。”

饭店经理回到办公室给工作人员交代三件事情:首先一件,是将老汉他们两人送到东街十字路口那两间门房去,还要安排好吃住等事项,要千方百计的解决他们的困难;再一件事情,是大家要留心帮助老人家寻找儿子,老人家的儿子叫郑敬文,他有精神病,个头大约一米八,这里有一分寻人启事,你们要仔细的看一看,不要错过机会,大家都要热情的帮助老人家寻找他的儿子;还有一件,是打听常爱真女士的下落,她是那个孩子的妈妈。

经理亲自到学校找到王校长,将孩子的情况和他了以后,校长当即叫来五年一班班主任,征求她的意见,问她能不能接受这个孩子临时插班学习,班主任:“可以,这孩子来到我们这里,不能叫他再失去学习的机会,只要他在一天,我们就要进到一天的责任。

这孩子的后娘叫代秋,下岗后不想再找工作,不上班了。呆在家里没事干,东家来西家去转着圈的打麻将,赢钱了,高兴了,买猪头肉、猪尾巴等下酒菜回家和男人一块喝酒。输钱了,发疯了,回家和男人大吵大闹。代秋的男人叫天曼,下岗以后自己买了三轮车,每天蹬神牛,能挣十元、二十元维持家庭生活。儿子朱保离家出走以后,他整天愁眉苦脸,没有心思干活,如果不出车《不蹬神牛》,挣不来钱,老婆就要吵架,搞的鸡犬不宁。

天曼骑神牛路过学校门口,学校门卫老张头和他打招呼,对他:“我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问我咱们学校有没有叫张才的孩子离家出走了,当时我没有,后来我想起来你有个孩子出走了,这也许就是你的孩子啊,可能是把名字搞错了,你看有没有必要去那个旅馆看看。”天曼:“谢谢,我一定去看看。但不知道是哪个旅馆?”张老头:“是西市东方旅馆。”

天曼回家准备一些路费,想自己去西市找儿子,代秋知道了,开始是反对天曼去西市,她认为找不到孩子,白花钱,就是找到了那孩子也不一定回来。天曼:“那怕是有一线希望,我也一定要去,那么的孩子一个人在外边怎么生活,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代秋想现在不让他去是不可能了,于是她:“好吧,你去我也去。你不怕花钱,我也不怕浪费。”

一路上两个人争争吵吵的到了东方旅馆。他们找到旅馆的负责人明来意,旅馆负责人告诉他,有个老汉带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在这里住两天,就离开了。天曼问:“那个孩子长的什么样子?他的身体可好?”那人:“那孩子很瘦,各子不高,来的时候身上穿的衣服比较破旧,非常埋汰,后来穿上了新衣服,据是那个老汉给他买的。那孩子蔫巴,不爱话,在我们这里住了两天,除了和老汉话以外,没有再和别人话。”天曼又问:“你知道他们到那里去吗?”那人:“听是去东郭找人。”

天曼夫妻俩到东郭找儿子朱保,问了几个人都不知道,没有看见。代秋埋怨天曼:“我不来吧,你非得来,白花钱不,还得吃苦受累,跟着你我算倒霉透了。”天曼也憋了一肚子气,瓮声瓮气的:“谁让你来!是你自己要来,没人请你来,你不愿意找,就回去。”代秋眼睛一瞪,:“咋的!离开了家门,在外边就不是你啦?老娘饿了,找个地方吃饭。”

饭店里姐热情喝凉水狠心代秋

天曼、代秋他们也选择在桥头那家饭店,坐的位置也是郑老汉和朱保坐的那两个位置,他们争吵的事情也是寻人。饭店服务员和吧台姐轻声议论:“真奇怪,昨天一老一少坐在那个位置上哭哭啼啼的找人,今天是一男一女坐在那个位置上吵吵闹闹的找人。”

姐:“昨天咱们经理发扬了雷锋精神,成心实意帮助郑老汉解决问题。唉!你那个郑老爷子也是个奇人,他自己的儿子丢了还没有找到,又拣来个孙子,还得给那个孩子找亲妈妈,还得管那孩子的吃住,还得照顾那孩子的学习,你,都那么大岁数了,能管得了吗?”服务员:“不过看那个孩子真可怜,你看那个孩子瘦的只剩一把骨头了,如果没人救他非死在外边不可,还辛亏郑爷爷救了他。”

姐:“的是呢,要不然我们怎么能够全力以赴的帮助他们呢。”到这里姐笑了,她看了看服务员:“你看那两位嘴里吃着面条,还不停的吵闹,你也来个神女下凡,大发慈悲,去普度他们吧。”服务员:“我那有那样的造化,真的能够造福于人,就是我修来的德行,不过我还是要试一试,能不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完她转身走到代秋跟前,客气的对她:“大姐,还需要什么?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嘛?”代秋停止了跟丈夫的争吵,用眼睛飘一下服务员很不礼貌的:“给我来碗凉水。”服务员见他这种态度,就像自己喝了凉水,原来的热心肠已经冷了大半,她还是给他们端来一碗凉水,一碗热水,热情的:“请用水,二位可是在城里住嘛?请下次再来。”

代秋:“没下次啦,请也不来了。”天曼看他妻子一眼,不好意思的对服务员:“谢谢,我们是出来找孩子的心情不好,请原谅。”

服务员听到男的话和气、诚恳,便增强了她的好奇心,于是她就顺着那男人的话音往下问:“请问,你们的孩子多大啦?是怎么离开家的?”天曼:“十二岁啦,是男孩子,在学校念书成绩越来越差,他不想上学了,后来就自己走了,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他。听有个老人带着一个孩子到东郭来了,我们想看看那孩子是不是我们的孩子。”

服务员:“昨天是有个老人带着一个男孩子在我们这里吃饭。那个孩子个头不高,看样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孩子很瘦,是新理的发,穿一身新衣服,一双黑布鞋,打扮挺挺利索,是个干干净净的男孩,和他爷爷感情特别亲热,一口一个爷爷的叫着。不过,就是爱哭,他爷爷哭他就哭,他爷爷不哭他也哭,我们东边有一个疯女人死了,女人的儿子哭,被他看见了,他也跟着哭,这孩子不停地哭,他爷爷也就不停的流眼泪啦。他们两个人这样一哭感动了我们的经理,我们的经理让我们给他们上四菜一汤,不要钱。又帮助他们给孩子找妈妈,又帮助老人家找儿子,还安排孩子上学念书,听现在老师都把孩子接到学校里去了。还有那孩子是找他的亲妈妈,我们不知道他的亲妈妈在哪里?大姐你是不是他的亲妈呀?”

代秋真实的思想是不想找到朱保,她跟着天曼出来的目的,就是阻挡天曼找儿子,她认为朱保不是她亲生的儿子,养护他不能为自己养老送终。而且朱保还不听她的话,这孩子想起他的亲妈就哭,就闹,*爸爸要亲妈。自从代秋进了朱家门,朱保就没有叫她一声妈。代秋对服务员的情况介绍,很不高兴,她认为服务员就是持护人的,端盘子送菜是你正事,干嘛啰啰嗦嗦介绍人家事情。当她听到服务员谈男孩子的情况,她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又问她是不是孩子的亲妈时,非常气愤的:“谁知道你的那个杂种,是哪个母狗下的狼崽子。老娘还没有开怀,哪来的那么大的崽子。唉,我你们服务员是干啥吃的,正事不干尽扯淡。我有没有儿子与你有什么关系,你给我好好看看,老娘现在还是杨柳细腰的像是生过孩子的女人吗?”

热心肠的服务员,好心好意的向他们介绍有关男孩子的情况,她万万没有想到会遭到了代秋的奚落和谩骂,真是憋气带窝火,有理没处。她连看都没看代秋,扭头就离开了他们。

天曼听到有关孩子的情况后,他认为这个男孩子十有*是朱保,他认真的:“老人家跟前的那个男孩子,可以肯定是我们家的朱保。不知道他们到什么地方去了?”代秋的气还没有消,反驳天曼:“你肯定个屁!你家朱保穷嗖嗖的哪来的新衣服,新布鞋。你别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啦。咱们吃了饭,给人家钱,你给我乖乖的向回转,等到家里我再和你算账。”完了她站起来就向外走。

天曼走到吧台前付了两碗面条的:“对不起,我们那个人心情不好,得罪你们了,谢谢你们给我提供了有关我孩子的情况。”完了他就急急忙忙的向外走。吧台姐连忙了一句:“那孩子叫朱保。”

天曼对朱保二字最敏感,立刻将迈出去的右脚又收回了对服务员深深一鞠躬,诚恳的:“谢谢!”就追赶他的妻子代秋去了。

天曼自己也不清楚是高兴还是痛心,他想,我的朱保还活着,而且已经到了东郭,还有老爷爷带着,他高兴,他兴奋。一颗父亲的心在呼唤朱保啊朱保,你可要好好的活着,爸爸一定要将你找到,拎你回家,爸爸对不起你妈妈,爸爸对不起你保啊,这都是酒啊,酒是万恶之首,都是由于我喝酒搞得家不家,父不父,子吧子,是由于我喝酒,造成了我朱家的大灾难。保爸爸告诉你,我忌酒啦,我永远不喝酒啦。

代秋像泼妇一样一边走一边回头,嘴里不干不净地骂骂咧咧,“你们老朱家,哪有好东西,老子是窝囊废,儿子是逃命鬼,他要逃就叫他逃吧,你这个不招掉的爹,还找他干什么。天曼,我告诉你,就是找到了你的儿子,我也不让你带回去,你带回去我也不要,我也不让他得好。”

天曼知道儿子朱保还活着,心情舒畅,他根本没听见代秋在什么,他是极力想找到朱保的下落,他埋怨代秋不听姐介绍朱保的情况,他后悔自己没有仔细问一问现在朱保在哪里?代秋越走离他越远,天曼在后边紧紧追赶,代秋回头看看天曼紧紧的跟着他,她就加快脚步放心大胆的向前走。

代秋走到凉亭下边,找个地方坐下休息,一边擦汗一边:“你天曼是个空壳壳,老娘甩掉你就甩掉你。”

天曼不满意代秋离开东郭向回走,他坐下来就:“你想到哪里去?”代秋:“回家去。”

天曼:“我们没有找到朱保不能回去。”代秋:“你做梦去吧,这麽大的地方你到哪里去找,咱们还是先回家吧,待有准信了咱们再来。”天曼:“要回去,你自己先回去吧,我自己去找好了。”代秋认为在外边不能和来硬的要用软招子,把天曼拉回去,于是她就娇声娇气的:“我知道那是那呀,你狠心把我丢这里,我一个女人家,找不到家可怎么办哪。”

老太太听的代秋的假装告饶的话便起了恻隐之心道:“你们是那到那呀,一个在前边跑一个在后不追,都是满身汗,邪乎带喘的。这会,你男子大丈夫又撒手不管了,叫她一个女人自己走,这像话吗。她人生地不熟的你叫她向那里走。”天曼是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而代秋却是蹬鼻子上脸,顺着老太太的话向上爬,她假惺惺的:“是呢,还是大妈体贴我,你呀,天曼我白白的和好啦,到关键的时候,你就不管我了。既然你不要我了,你还死乞白赖地追我干啥,你子有能带,你就别跟我来呀。”大妈看这个女人越越来劲 ,觉得她也不是省油灯,别让他们在我们这地方打起来,老太太转过话头对代秋:“这位大姐呀,你到我们家里洗洗脸吧。”原来,代秋在她不白静的脸上涂一层白霜,经过汗水和眼泪冲洗再加上用她的黑手揉擦,不仅仅是黑一道白一道了,而且已经成为一大花脸。她按照老太太的指到老人家里去洗脸。一进门给老太太的儿子媳妇下了一跳,以为是疯女人进了自家的门。代秋:“大妹子,你不要怕,我是你妈妈叫我到你家洗脸的。”媳妇用惊奇眼光看着代秋,给她一盆水,让她洗脸。代秋洗完了,又用媳妇的化妆品,给自己的脸上涂了厚厚的一层,加上红红嘴巴,披头散发还真有吓人。代秋看到了桌子是有两块玉米面的饼子,拿起一块就吃,吃了一块,又吃了一块,媳妇不知道这个女人与自家老太太是啥关系,本来是给孩子留的饭,都被她吃光了。

天曼夫妇根据饭店服务员提供的情况,找到了朱保。朱保见到了后妈代秋,就像兔子见了老鹰都吓麻爪了。听到他爸爸:“要把他带回家去。”又听到他后妈:“你这王八羔子,看,回家我要怎么整治你。”朱保精神受到强烈的刺激旧病复发了,他什么话都不,死死地抱着郑老汉不放。大家实在没有办法了,老汉:“这孩子现在不想离开我,就让他在我这里再住几天吧。”代秋:“那怎么行啊,我们不能等,你帮助我们把孩子送回家吧。”

郑老汉帮助天曼夫妇把朱保送回家,朱保的病更加沉重了,不语不动,以呈现木僵程度。医院诊断为抑郁症,需要住医院治疗。天曼家中没有钱,郑老汉拿出500元办了住医院手续正当老汉要离开朱家的时候,代秋领来警察抓住郑强。原因是代秋告发他犯了拐卖儿童罪。

郑老汉被抓到公安局,非常气愤的问:“你们为什么抓我到这里来?”警察:“你犯法啦,老实交代你的罪行。”完走出门外,上了锁。任凭老汉在里边如何的喊叫,跟本就没人就理他了。

原来,这个警察也姓朱,名能,人们不叫他真名字,朱能,而叫他猪悟能,他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个猪八戒。他在扫黄中抓住了代秋,代秋跪地上求饶,哭哭啼啼:“警察爷爷,我没有钱,只要你不罚我钱,叫我干啥都行。”打这以后这个**透的代秋,将自己的**和灵魂都交给猪悟能任意揉轮。而这位警官大人对代秋的话更是言从必信。代秋郑强老汉身上有钱,把他扣起来,可以搞到一笔钱。开始朱能不想干。

代秋反复对警察:“那个老头心软,胆怕事,朱保哭叫,我叫他把孩子送到我家,他就乖乖地送回来了;那老头有钱,朱保住院我不拿钱,他就乖乖拿出500元做押金;那个老头儿子心急找儿子,你只要関他两天他就得出叫,叫他啥他就得啥,要多少钱他就得给多少钱。这样的钱罐子,我们现在不摔,还等何时!”

警察朱能把郑强关了两天,郑强不但不服,而且越来越硬,大喊大叫,要找公安局长。朱能没办法了找代秋商量,让她砸些钱,放走算了,免得把事情弄大,不好收拾。代秋叫天曼对郑强:“只要郑强拿出1000元,就放他走。”

天曼非常气愤的:“你们把郑强抓起来就是非法的,现在还要什么钱。要我看你们赔礼道歉,把人家放了。郑强不找你们的麻烦,就算谢天谢地了。”代秋:“我为了谁,还不是为你们朱家搞到一些钱,给朱保治病,不然,郑强老头子那500元,你怎么还。”天曼:“我就是不还他钱,也比你们强,你们太缺德了,尤其你代秋,损人利己,恩将仇报,你办的事情太损了。你就不怕报应。”

代秋碰了一鼻子灰,觉得天曼是指不上了,事不宜迟,她要亲自出马,她见郑强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老爷子啊救命恩人啊,你把我和你连在一起了,咱俩合伙卖孩子,这哪是哪儿,我们根本就不认识吗。摊上了,咋办哪?我托人踉跄地总算是有个头绪了。他们拿出1000元,叫咱们走人。”郑强气愤的:“拿什么钱?别我没有犯法,就是犯法,也要公事公办,拿什么钱,给谁拿钱?我一分钱也不拿!”代秋觉得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我家的孩子在你手里,你你不是拐卖孩子的,你有什么证据,朱保现在迷迷糊糊啥也不懂,他是精神病了也不算数。你不拿钱,就等着判刑吧。”完扭着屁股就走了。

天曼到医院看儿子朱保,朱保躺在床上流泪,对于他的问话,还是什么也不,他只好自己坐儿子床边伤心落泪,他不了解儿子自己在外边是怎样生活的,更不理解那个老汉为什么能够救助朱宝,难道他真是为了拐卖朱保?我看不像啊,那老人见到我们非常高兴,主动向我们介绍孩子的情况,孩子已经有了新书,愿意上学校念书了,而且已经到学校学习一天了。我们叫朱保回家,这孩子为什么抱着老人不放?是和那老人有了深厚的感情,不想离开他,还是那老汉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孩子不放过他。他又想孩子在那老人跟前不但能够生活的好好的,而且还能上学念书,可是见到我们就不活了,到家里一动不动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代秋为什么不分青红皂白,就将老人给告发了。

天曼离开了儿子,走到医生办公室。他向医生问朱保的病情,医生:“我们诊断为忧郁症,经过治疗木僵基本缓解,他自己能够吃饭,也能够走动。他特别想念爷爷,尤其在夜晚哭着喊着找爷爷。你能够叫他爷爷到医院和他见面会更好些。”天曼心理明白他的亲爷爷已经在几年前就死了,而今这孩子叫的爷爷肯定是郑老爷子,目前这个老爷子是来不了啦,是绝对不会叫他来的。他不得不回避这个问题而问道:“这孩子得病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重?”医生:“抑郁症是属于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不是思想问题。它的表现形式为情绪、思维和行为等诸方面的改变,这与大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得了这种病,情绪低落,没有愉*,对以前喜欢的事情或活动失去了兴趣,精力不足,睡眠不好,食欲下降,有便秘、体重下降,焦虑、害怕、反映迟钝、悲观失望甚至有自杀的意念或行为。这些症状持续一定的时间,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就是抑郁症。朱保的病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是你们没有注意孩子的病情,没有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至使病情严重。关于发病的原因这与家庭对他的影响,精神的压抑,生活不愉快以及学习等情况有关。”

桥头饭店郝经理听到郑强老人被公安局收审的消息。知道是代秋起诉老人家拐骗儿童罪。经理认为这纯属诬告,老人家绝对不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来,如果他是拐骗那孩子,就不会再寻找孩子的亲生母亲,既然他要帮助孩子寻找亲妈妈,那么他就是为了救助孩子而不是拐骗。经理决心要帮助老人家打赢官司。

郝经理通过派出所找到朱保的亲生母亲常爱真的住址。他和一名服务员来到常爱真的家,常爱真年仅三十八岁,看上去有四十多岁,中等身材,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面带愁容。她刚吃过晚饭,丈夫不在家,见到两位陌生人,她警惕的问:“你们有事吗?我怎么不认识您?”服务员:“我们是饭店的,郝经理今天来到你家是要和你关于你儿子朱保的事情。”她听是有关儿子的事情,极力掩饰自己急迫的心情,热情地请两位客人到屋里坐下,泡两杯茶水送到他们面前,非常客气的:“请用茶。”然后她自己也坐下了,等待客人讲话。

郝经理:“最近我们见到朱保啦,他现在在东郭学学习,是很好的孩子。”常爱真问:“他怎么在东郭学学习?”经理:“听那孩子,在外边受伤了是姓郑的老爷爷救了他,他是跟着老爷爷来找妈*。”常爱真:“朱保怎么没有来?”经理:“代秋把孩子带回家,孩子就住医院了。现在还不知道怎样?听病情很重。我想你一定会去看看他的。”常爱真心情非常沉重的:“我是要去看他的,我一定要看他去。不知道救我孩子那位老人现在何处?”经理:“代秋把老人告到公安局去了,你可以到公安局了解情况,在法院开庭时我们可出庭作证。”

常爱真来到精神病医院,走进朱保病房,看见他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不知道他是否睡着了?护士到他床前和他:“朱保你妈妈来啦。”他听到妈妈来了,眼睛连睁都没睁,翻过身去面对着墙,谁也不理。护士轻轻的拍着他的肩膀:“朱保,是你妈妈来看你来啦。”

此时的朱保连忙把被子盖在头上,全身发抖。这时常爱真上前抱住朱保,:“保儿,不要怕,我是你的亲妈妈。你睁开眼睛看看妈妈,我是你的亲生妈妈,你不是到城里找我吗,现在我来了。”朱保翻过身来,扑到常爱真的怀里声妈妈我想你,就痛哭起来。

官方不许常爱真与郑强老人见面,她了解到法院开庭的时间之后,立即返回城里,与饭店郝经理交换了意见,俩人研究要为郑强老人请律师,并且还要出庭作证。

法院判决郑强拐骗孩童罪不成立。老汉无罪释放。

从西北边陲打来长途电话。妈妈对郑敬文的弟弟郑心远:“你爸爸、你大哥都在外边寻找你哥哥,当前他们还回不来,今天接到西北打来的长途电话:“这里有一位精神病人,很像你们要找的人,希望早日来人辨认,以免病人走远。”

你看我们去不去?这么远,叫谁去好?”

郑心远:“我去吧。”

妈妈:“你在家的任务很重,四面八方找人的事情都要你来协调处理,你暂时还不能出远门,因此,我想叫你妹妹去。”

郑心远:“我把妹妹叫来,听听她的意见。”

研究的结果是郑心远去比较好,家里的事情由妹妹帮助妈妈办理。郑心远经过四天四夜的行程到达天山牧场,牧场书记听内地来人了,他要亲自接待。在场部的会客室的长条桌上摆放着四样心,四样糖果,还有奶茶和馕。

书记:“你从内地来吗,也就是北京来的朋友,是我们的亲人,我们要好好的接待吗。”

郑心远:“你们太客气了,呀可西的很,我这里有两瓶北京二锅头,送给你们以表我的心意。”郑心远从兜里取出两瓶酒送给书记,他接在手里高声:“呀可西,北京二锅头。”大家兴高采烈的:“呀可西!美酒。”“呀可西!二锅头。”“呀可西!北京朋友。”呀可西——。

郑心远明来意之后,书记:“你的是我们二队,这好,可以骑马去。你在这里住几天再去吧。”

郑心远:“今天不行,等我找到哥哥以后再到你们这里来,书记,谢谢你们的好意,去二队怎么走?有多远的路程?”

书记:“大约有六七十里的山路,山很高上边有积雪,不太好走。你今天一定要去我派人领你去。我们的青年团书记家在二队,就由她领你去吧。”

团书记罗西迪卡,年纪在二十来岁,从跟随父母放羊,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姑娘,什么样的烈马到她手里都能驯服,练就一身骑马的本领,郑心远去二队的道路是很难走的,牧场书记胡玛认为罗西迪卡路熟人熟,到二队以后还可以帮助郑心远办些事情。罗西迪卡也想回家看看爸爸妈妈,书记叫她带领客人去二队当然是很高兴的,郑心远觉得让姑娘带领到二队有不好意思,因此他勉强的:“不用麻烦你们了,还是我自己去吧。”罗西迪卡一笑:“不麻烦,不麻烦,我也要回家看看。”

罗西迪卡骑的是白马,在前边走,郑心远骑的是枣红马,跟在后边。他没有骑过马,仰仗自己年轻上马的动作到是轻松,可是他不会用缰绳驾驶马,不会用脚蹬指挥马。还好,这匹枣红马尾随那匹白马后边,白马快走它快走,白马拐弯它拐弯,白马上山它上山。

罗西迪卡调回马头,两匹马并列而行,她见郑心远在马背上一手抓住马铵一手拉紧马铰缰绳的紧张样子,关切的问:“你骑过马吗?”

郑心远:“没有,在时候只骑过毛驴。”

罗西迪卡鼓励他:“你第一次骑马能够走山路就很不错了,你还有紧张,没关系,放松些,不要用脚心踏脚蹬,应该用前脚掌踏蹬,以防脚卡在蹬里边,马铰绳是指挥马前进停止和左右转弯时使用,你慢慢的就能体会到了。”

郑心远在马背认真的听姑娘讲述骑马的要领,他不会骑马的紧张心里逐渐被缓解了,这时才发现已经走近满山遍野盛开五颜六色的鲜花之中,在他的身旁骑着白马的这个姑娘,脚蹬红马靴,白长褪裤,白地花长袖的连衣裙,套穿红色镶边马甲,长长的辫子,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谆谆有神,胖呼呼圆脸儿白里透红。他情不自禁的:“美呀,美,太美了。”罗西迪卡觉得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张紧张严肃老成的面孔,变成自然大方活拨可亲可爱美男子了,她有意的问道:“你什么美呀?美的。”郑心远勒住马的缰绳站在平坦的地方,眼望远方深有感触的:“是呀,你看这蓝天、白云、青山、鲜花、还有——我们——这——马——这——。这一切都是美呀。”

姑娘:“还有什么?还有人美吧?”她这个人是指郑心远是个漂亮的伙子,也包含自己是个漂亮的姑娘,她笑了,郑心远也笑了。他:“是啊,还有漂亮的姑娘。”

他们走出了山花沟,接着又走近了榆树沟,这条沟里有水,沟底是河卵石河水清彻透明,冲刷河卵石的声音娓娓动听,像是一部进行曲,水的两旁是多年生长的杨柳树。罗西迪卡:“我们在这里下马休息,也应该吃些东西了。”

他们下了马,摘下马饺子放开缰绳让马自由的吃草、喝水,姑娘在地上铺了一块方布摆上有奶茶奶疙瘩和馕。他俩开始用餐。郑心远端起杯来喝一口奶茶,拿起一块奶疙瘩翻来覆去的看,没有往嘴吃,罗西迪卡:“这是牛奶挠成的奶疙瘩,你吃吧,越饺越香。”她拿一块馕用力往河道上游抛去,郑心远以为不让他吃才抛弃的,可是被抛出去的馕顺水而下,流到姑娘跟前她从水里捞出来,笑着送到郑心远手里“你吃吧,这样吃就不硬了。”

他们吃完了,各自骑马顺河流而上。河水越来越多了,冲击石头的声音也不象以前那样优雅动听了,而是哗哗地声音。姑娘:“我们不能在这里走了,山水下来我们跺不开。”

郑心远奇怪的问:“没有下雨为什么还能发大水?”

姑娘:“河流的水是山上积雪融化的,天气越热积雪被融化的越多,所以我们这里雨天发水,热天也发水。”

他们骑马上山,走过一段路程之后,近到松树林带,过了松树林带再向山上走就是雪山了。姑娘下马取出事先准备的两件皮大衣,姑娘自己穿的是火红布面内衬白羊羔皮的大衣,给郑心远穿的是禄色调面黑山羊羔皮大衣。

走到悬崖边听到呼救声,仔细一看原来悬崖下有一个人。姑娘;“我下去救那个人上来。”

郑心远看了看崖下的情况;“还是我下去吧。”

姑娘将绳子的一头拴在他的腰上对他:“你下去之后将绳子拴在那人的腰上,你在下边托我在上边提,把他救上来之后,你再上来。”

郑心远拉着绳子下去,心翼翼地将绳子拴在那人的腰上,让他用力向上爬,自己在下边向上托,姑娘在上边拉,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把他救上来,大家休息一会之后又把郑心远拉上来。被救的人叫买卖提,他是到山上采雪莲掉在悬崖下的,因为他的脚伤了不能走路,只好送他回家。

买买提从他的兜子里拿出一朵雪亦玉,送给郑心远:“这个,塔格依力斯(维吾尔语的雪亦玉)是好药,可以直接敷在红肿处,也可以泡酒喝,是神奇的药,腰疼、腿疼都能治。”郑心远接过雪亦玉,连:“呀克西,呀克西!谢谢、谢谢!

天山雪莲(又名大包莲、也叫雪荷花)属菊科,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靠种子繁育,从种子发牙、到开花结果需要3-5年的时间,其生长速度虽然很慢,但其生命力极强,它生长在海拔4000米左右悬崖、陡壁之上,冰渍、岩缝之中,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和空气稀薄的缺氧环境中傲霜斗雪,顽强的生长。这种独特的环境,造就了它独特药理作用和神奇的药用价值。传,唐代岑参(715-770)在新疆安西(库车)为官,得重病(咳嗽痰中有血丝,*可明显摸到肿处)当地医生无人能治。特下通文,有人能治者,许以重金和官职酬谢。十于天后,从外地来了一人,用雪亦玉捣碎,敷在岑参的肿物处,三天咳嗽消失了,正准备酬谢此人,他确不见了,只留下了雪莲,岑参用雪莲治好了病。过些年后,他千辛万苦到天山上见到了雪莲,诗性大发: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赞美雪莲的诗歌。

买卖提的毡房在山下,他家放牧一群马。所以家里有已经发酵了的马奶。买卖提回到毡房热情地用马奶招待客人,邻居听买卖提掉下悬崖是被北京来的客人和一位姑娘救上来的,都赶来看望,帮助杀羊,做抓饭。本来郑心远他们是想送买卖提到家之后,立即赶路前往二队,买卖提哪里肯让他们走,一定请他们留下来喝马奶。

天山牧场找兄长,罗西迪卡花一样,

她陪郑心远花沟上,流水干馕分外香。

就这样人来的多了,事情也复杂的多了,大家祝贺买卖提遇难得救,同时也是感激两位救命恩人。在他们的心目中口里来的人就是北京来的人,北京来的人救了他们亲人的生命,就是大英雄,就是亲人,就是最好的朋友。因此,他们要像节日一样来庆贺,来祝贺,来欢迎好朋友的到来。

人多了,毡房里坐满了人,毡房外边也围坐一些人,大家开始喝奶茶,吃糖果,后来就是喝马奶,手把羊肉,吃抓饭,气氛非常热烈,人们轮番向郑心远和罗西迪卡敬肉、敬马奶,敬肉就是选最好的羊肉割下一块放在自己的手心中恭恭敬敬的托到客人面前,请客人吃下去,一般的是客人自己接过来吃了,有时是将肉送到客人的嘴里直接吃下去,对于这样的情况罗西迪卡应付自如大家高兴,郑心远没有经过这样的场面,不能大块吃肉,特别是很肥的羊肉他实在吃不下去,他觉得喝马奶还可以,因此他就尽量的多喝马奶少吃肉。

第二天太阳已经老高了,郑心远才睁开眼睛,意识到自己是多喝了马奶,现在还觉得头晕、头痛。买卖提看他已经坐起来了,便亲切的:“你醒啦,马奶醉人后劲大,你得多休息几天才能缓过劲来。”郑心远不好意思的:“没想到这马奶也能醉倒人,真对不起你们,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不能再休息啦,还要去天山牧场二队寻找我哥哥。”

郑心远和罗西迪卡告别买卖提之后继续上山前往二队。队长铁木尔有个弟弟叫扯西栅子。他和城里来的朋友在山上打雪鸡,看到罗西迪卡与一个汉族青年一起骑马上山,气不打一处来。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他们二队组织骑马活动,其中有一个节目是姑娘追,其方法是一男一女自由组成对对,骑马同时出发,在向前走的时候男女可以谈情爱,男的什么女的只能听着,到达终之后,男的向回跑,女的在后边追,如果女的对男的有好感时,女的在后边追赶时只是用鞭子在男的头上晃,不向身上打,就是打在男的身上,也是轻轻的打。如果女的对男的不满意时,就用鞭子狠狠戳打他。那一次活动扯西栅子和罗西迪卡组成一对,她俩是从在一起长大的,上学的时候又是同班同学。俩人长大了各有心事,女的虽然在孩童时很喜欢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扯西栅子自私、高傲、虚荣。男的眼见罗西迪卡越长越漂亮,日夜想和她在一起,决心要和她结婚。他认为这次机会到了,就把心理的话都出来了。

扯西栅子怪里怪气的:“罗西迪卡妹妹啊,哈哈……我们俩对对,是上帝的安排,我包您满意,抱你舒服,抱你好受啊!哈哈……”罗西迪卡似笑非笑的:“扯西栅子,你别臭美!心回来我用鞭子抽你。”扯西栅子满不在乎的:“打是亲骂是爱,妹妹你打吧,我喜欢,打吧,我现在就想让你打,咱俩到一块,我天天让你打,哈哈哈……”罗西迪卡想这子没皮没脸,为了玩的愉快,同时也怕他讲出难听的话,采取消沉的态度,不理睬他了。而扯西栅子则认为罗西迪卡的沉默是愿意听他的打情骂俏,因此他蹬鼻子上脸,更加嚣张起来,他驾驭他大红马紧紧靠在罗西迪卡雪白马,狡猾的卡住白马的缰绳,慢慢行进。他在罗西迪卡的耳边:“妹妹我是真喜欢你,毕业以后你为什么老是躲着我,不愿意理睬我?今天我们终于到一块了,妹妹我们结婚吧。我是一天都离不开你了。”着他已开始楼着罗西迪卡,他的脸已经贴在罗西迪卡的脸上了。罗西迪卡乘扯西栅子专心亲昵时机,左脚用力蹬大红马,右手的鞭子在身后狠狠地打大红马屁股,大红马同时接到两个快跑的信号,立刻用力穿出数丈远,幸亏扯西栅子的马上功夫好,否则,一定被摔在马下。

从规定地向回跑,罗西迪卡姑娘认为既然我不想和他结婚,也是表态的时候了,所以她在回来的路上就很恨地打他一鞭子,让他死了和她结婚的念头。这一鞭子打在扯西栅子的背上痛在他的心里,他明白这是她不愿意和自己结婚的表态,他想不通,从此就记住了这一鞭之仇。

扯西栅子今天见到罗西迪卡和汉族青年在一起。嫉妒、仇恨的心理使他丧失了理智和人性。他要求他朋友开枪打死这对男女。他的朋友:“不能这样做,打死他们我们也得死。因此,我们应该想别的办法加害他们。”扯西栅子气愤的;“你不够朋友,怕死你就走吧,我自己也能够打死他们。”他的朋友也生气的:“你是猪脑子,除了用枪杀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吗?”扯西栅子想了想:“好吧,我们制造雪蹦用山上的积雪将他们埋葬!”他们选在郑心远罗西迪卡必经的悬崖下险路地段,隐蔽在适当的地方,准备射击。

雪崩是高山上的积雪,在炎热的夏季开始融化,渐渐松软,下边没有足够的支撑力,一旦有震动、冲击,上边大雪团就会应声而下,相互冲幢发出轰隆轰隆的巨响,形成雪崩。有人;“有时在山脚下大声喧哗,也会引起雪崩。”

当郑心远他俩走到悬崖下,扯西栅子他们同时放枪打击与震荡悬崖上即将涌化的大雪块,大雪块滚下来,打击带动其他雪块一起下滑。罗西迪卡听到枪声料到有危险,声快跑!她的马快,跑出险区,郑心远和他的马都被埋在雪里。

买卖提在毡房前看着郑心远他们已经走远,心想他是为救我而来到我家的,现在他一定还头晕头痛,这样的情况过雪山是很危险的,于是他叫家人给他备马,又邀请几个朋友,上山护送郑心远和罗西迪卡。他们走到半山腰时突然听到枪声,接着又听到轰、轰的雪块冲击声。买卖:“不好!前面有大雪块滑下来,他们可能遇到危险,我们要快跑到现场。买卖提首先看见罗西迪卡在雪上爬来爬去。这时他们不能大声喊,怕再震动雪块下滑,人们下马到罗西迪卡跟前问明情况,大家一起挖雪救人。枣红马是紧靠着山的那边跑,所以没有被雪块扎到悬崖下边去,而是连人带马都被挤在山边,马没有倒下,人仍然骑在马上,这样一来郑心远头上的积雪不厚,他在雪里边还能够呼吸。当人们把他救出来以后经过一度调整,人马都恢复正常。

扯西栅子他们看见大雪团已经滚下去,以为罗西迪卡她们一定是被压在雪里边。他们就下山了。买卖提他们救出郑心远之后,立即寻找打枪的人,他们发现从山上下来俩带枪的人。买卖提对郑心远:“你们先走吧,过了这个山峰就是天山牧场的二队了。”郑心远:“谢谢,谢谢,你们回去吧。”他和罗西迪卡上马往二队去了。买卖见郑心远他们已经走了,对他的朋友们:“我们要找那俩带枪的人问个明白。”

罗西迪卡领郑心远到了二队,队长不在办公室,他们就回到罗西迪卡家里。她妈妈在家里,见到女儿带着汉族的客人回来了,特别高兴,郑心远在毡房里喝奶茶,娘俩在外边有有笑的做饭菜。铁木尔队长得信骑马来到罗西迪卡家,罗西迪卡请队长到毡房里与郑心远见面,相互介绍之后,罗西迪卡取出胡吗书记的亲笔信递给队长,信上写着:“铁木尔,你关心汉族病人兄弟,好的很,他弟弟接到你的电话后,到你那里接人,希望你全力帮助,”他反复看了书记的信之后便:“我没有给你打电话呀,我也没有见的汉族的病人,这是怎么回事?”郑心远:“我们在家里接到天山牧场铁木尔的电话,这里有一个精神病人让我们来认领。”铁木尔想了想:“也许是我弟弟扯西栅子知道情况,他和朋友上山打猎去了,待他回来问一问他吧。”罗西迪卡清楚的知道大雪快下滑是与打枪有关,这打枪的是不是他,为什么情况这样严重?是有意,还是无意?正在这时买卖提和他朋友骑马来了,他们:“打枪的人是扯西栅子和他的朋友,我看是有意陷害。”完他们就走了。

铁木尔对有意陷害不解,急问罗西迪卡:“有意陷害是怎么回事?”罗西迪卡:“我们走到山的悬崖下突然枪响,山上的大雪快下滑将郑心远连人带马都埋在雪里。买卖提他们赶到才救出来。”铁木尔听到这里飞身上马直奔山里,找到扯西栅子劈头就问:“你们看到罗西迪卡没有?”扯西栅子:“看到了,我还看到她和一个汉族青年在一起有有笑,真是气死我了。”铁木尔又问:“后来呢?”扯西栅子:“后来——后来他们就不见了。”铁木尔再问:“大雪块下滑是不是你们搞的?”这时铁木尔有沉不住气了,他反问道:“是,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这事情你就别管了。”铁木尔:“古兰干木是胡吗书记派来帮助那个青年到我们这里找哥哥的,你们胡来是不应该的,我问你是不是给外地打过电话,我们这里有个精神病人,叫他们来领。”扯西栅子:“我没有向外地打过电话,我也没有过我们这里有精神病人的事情。我倒听过南山牧场的铁木尔家里有个精神病人。”铁木尔又追问一句:“你的可是真的。”扯西栅子想不管它真不真,把他们吱走了就算了,于是随口:“是。”

铁木尔回来难为情地对罗西迪卡和郑心远:“很抱歉,扯西栅子也没有给你们打过电话,现在看来我们这没有你们要找的精神病人了,有人南山牧场的铁木尔那里有个精神病人,你们可以到那里找一找。”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踏星从斗罗开始的浪人我的细胞监狱逆剑狂神我的绝色总裁老婆间谍的战争长宁帝军我的混沌城万古神帝
本书作者其他书: 修真故事 轻狂岁月 舵手 灰色的硝烟 好奇的心 海滨青年 中国的缩影 愤怒的小鸡 非人类 飞升传说
相关推荐:
孩儿们爹来了搬萌弄腐异世画魂我的美女姐妹花神魔契修真故事无限内存秘窍谋杀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