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君授大权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钱从哪来?

赵烁就不需要他们关心了。

他会弄出大把的钱来,至于眼前的这些国家栋梁,只需要把分内的事情做好。

赵烁给张叔夜与陈规安排了重任之后。

便让他们择日北上,与宗泽会晤,传达这一次的会议精神。

两人迈出殿堂,陈规依然意难平。

他内心激动,身形有些颤栗。

很难想象,自己一下子从芝麻官摇身一变成为随意进入皇宫大内的权臣。

估计段时间内,难以适应这种新身份。

“太尉!”陈规朝着张叔夜拱手拜礼。

“陈将军,何事?”张叔夜回道。

“末将仰慕相公久矣,恳相公不吝指教。”

张叔夜笑了笑:“指教不敢当,你我食君禄,担君忧,凡有重事,自当协商调控,火速处决。”

“是。”

文德殿内,此时剩下赵烁和李彦回。

“李爱卿,朕要提升你为内阁宰辅!”

李彦回一哆嗦,连忙三拜九叩:“陛下,臣惶恐。”

“你可以的,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陛下,微臣纵然肝脑涂地,也定报此天恩。”

“爱卿平身。”

赵烁在殿内踱步,说道:“金军虽然回退了,但是他们只需要补充粮草,等到冬天来临,必然会卷土重来。”

“不像我们,我们这边的烂摊子需要加快处理。”

“否则,要是在冬季肯定会暴露出来。”

“到时候再着手处理,就难免疲于奔命。”

“陛下,臣明白。”

“明白就好,如今国库已无分文。”

“而汴梁城内粮草的缺漏又极大,这是稳定民心的关键。”

“再者,还需要尽快疏通粮道。”

“毕竟,金人围困汴梁,导致京城跟地方半年没有联络。”

“现在朕都能想到各地的政权,也是风雨飘摇啊。”

“眼下朝堂之上,文官集团继续苟且,他们贪得无厌,是我大宋蛀虫,纵有很多事,还需要施以良药。”

赵烁这番话,听的李彦回头皮发麻。

但是他现在也不害怕了。

如今大宋的天子,是一代圣明之君。

为这样的君王办事,纵然自己得罪了那些贪官士大夫们又如何?

他不但不害怕,还盼望着能够青史留名。

赵烁接着说道:“现在有些事,需要你这位内阁宰辅全权督办,若是顺利,爱卿便是大宋振兴的第一大功臣。”

“请陛下发令,微臣若是办不成,提头来见。”

“好!李爱卿一代儒官,有虎将之风骨。”

赵烁赞许之后,开门见山,直点主题:“其一,你督办两淮以及江南之地的粮草北上,充填北方粮库。”

“还有粮道以及因战而毁的官道,必须尽快修复,恢复交通畅通,以便于地方赋税入京。”

“再就是配合高俅稳定汴梁城内的秩序。”

“如今金人败退,势必会撺掇他们在城内的内应,给我们捣乱,你明白?”

“微臣明白,臣这就下去处理。”

“等等。”

就在李彦回要走的时候,赵烁叫住了他。

“粮草历来是战略物资,是核心。”

“眼下山东跟浙江一线,因民寇起义,粮食必然不充裕。所以,你也没必要将催缴粮食的目标放在那两个地方。”

“倒是可以另辟蹊径。”

李彦回闻言一愣,不解道:“还望陛下明示。”

赵烁说道:“大宋两极分化严重,穷的穷死,富得流油。你可拿那些囤积大量粮食,企图哄抬粮价的富商开刀。”

“杀吗?”

“不!”赵烁摇了摇头,怎么可能杀呢?

他们可都是朕的钱袋子。

再说,那能杀干净吗?

据史料记载,宋末的粮食跟白银,几乎有百分之八十躺在文官集团的财库里。

尤其是那些跟士大夫们捆绑在一起的天下富商们,垄断了国内一半的粮食。

他们囤积的粮食宁肯在库内发霉潮湿,第二年倒掉,也不拿出来低价卖给穷人。

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等着现在皇帝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拿出来坐地起价吗?

所以,赵烁压根不给他们那个机会。

而是率先做出针对那些商人们的对策。

那就是禁止粮食买卖!

这一招堪称是打蛇打七寸的绝佳典范。

商人们不是想着低收高卖吗?

好,朝廷不允许你卖。

谁卖就砍谁的脑袋。

你囤积起来也可以。

亏损自己承担!

如果他们要硬撑,只会出现商人大规模破产的事情。

当然,赵烁绝对不可能让这事发展到如此极端的地步。

他智谋熟虑的说道:“李爱卿,你作为内阁宰辅,大可再发布禁止粮食买卖的条令后,再给那些绝望的商人们指明一条出路。”

“陛下?”

李彦回意识到自己的脑回路已经跟不上皇帝了。

急忙迫切的询问。

赵烁笑道:“建议你禁止一个月,然后给商人开一批售粮的资格。”

“每一个开售名额,需缴纳引岸税银。”

“一次开放百个名额,最好每个地区只开一个。”

“但是这又不是永久的,朝廷每个季度给他们一次评估。”

“如果不存在低吸高抛的状况,且运营良好的商家,朝廷就给他们一系列政策的款项。”

“在这样的基础上,选拔一批优秀听话的富商,给他们开通绿色通道,赏大宋武德司的黄马褂。以便让他们为朝廷所用。”

李彦回听的眼前一亮,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神秘的笑容。

“陛下,秒啊!”

“真秒,陛下真乃天人。”

李彦回发自肺腑的赞美,只因他在赵烁的引导下发现了一个开拓全新局面的绝佳契机。

“只是陛下,朝廷给他们提供政策?这不好吧?”

“有何不妥?”

“如今天下商贾,本就逐利。纵然禁止之后,给他们名额兜售,他们也必然要有赚头。”

“只要市场允许,在一定利润界限内,那就让他们赚。”

“可是让他们赚钱,又给他们政策扶持?未免太便宜他们了吧?”

李彦回说起来带着几分怨气。

其实也不能怪他。

如今这大宋,谁不记恨那些资本家啊?

按照历史的进程,专家们都说东方的资本家萌芽是从明朝开始的。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我的细胞监狱深空彼岸女总裁的全能兵王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唐人的餐桌不科学御兽长宁帝军我的混沌城光阴之外
相关推荐:
我一直在第五层我有一家古玩店,闹鬼慎入明末妖僧萌宝归来:团宠福妻超A的少年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