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风起2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很快,陶辛的回电发来了。

“杨子成……”孙铿拈着电报,喃喃念着这人的名字。依稀觉得似乎从哪里听过,却总也想不起出处。抬眼望了林光一一眼,沉声道:“查这个人。”

军籍处的效率很高,不多时便把这人的全部资料都找了出来,一本厚厚的资料袋,上面落满了尘灰。显然许久已经无人问津。

林光一把玩着一张手掌大小的卡片,玩味道:“这个人已经于秦历714年退役了。却一直没有回乡,就在泉州住着。”

孙铿拍去资料袋上的灰尘,抽出里面的档案扫了一眼,顿足道:“果然是他!”

“你认识他?”林光一笑问道,孙铿这家伙的来历他可是清楚的很,居然还有认识的熟人,倒真是奇哉怪也。

“老陈原来的侍从官。”孙铿轻笑道:“内务部的人。没想到他一直都在泉州没走。是跟了陈暮太久,以至于不舍得离开了吗?这个人可以用。”

“你用人的风格倒是生冷不忌。”林光一冷笑道:“这人的来历都没有彻底弄清楚,你也敢用?”

“陈暮敢用他十年,我为什么不敢?”孙铿不以为然道:“泉州分院院长的职责,他能做得。”

“随你。”林光一耸了耸肩膀,顺手丢来一张早已经准备好了的地址。“这个人目前住在泉州港南街,任职之前最好先考察一下。这也是规矩。”很显然,他早已经预判到了孙铿的决定。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先期准备。

“当是要见上一见的。想必他见了我,会非常惊讶。”孙铿淡淡说道,显然已经对即将发生的见面充满信心。

在邻居眼中,杨子成是个非常守时的人。每天早晨六点,伴着归航的巡航舰的汽笛声从院子里走出来,提着菜篮去买菜;上午十一点,他家厨房里会准时飘出饭菜的香味;晚上九点,房间里的灯就熄灭了。日日如此,从没有一天出过偏差。

也许这位身材发福的中年人从前是个军人吧,邻居们如是想着。他尽管看起来笑眯眯的,却很少跟人交谈。以至于在这座小巷里住了三四年,邻居们谈起他来,竟然发现对他依然一无所知。

仲夏的泉州,比起内陆的郡县来,气温要凉爽很多。湿润的海风带走了酷热的温度,也让每一个清晨变得清爽宜人。一辆蒸汽车驶过长街,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搅扰了居民们的美梦。

蒸汽车已经成为了富贵阶级的宠儿,风靡大江南北。不过在稍微偏远一些的泉州,这种新鲜的代步工具还是很罕见的。萧显留在泉州分院的这台蒸汽车属于早期型号,设计上有诸多不合理处。坐在后座的孙铿需要忍受时不时从车头飘过来的煤烟,以及快要把屁股烧红的火热座椅。

帝国的科学工作者们自从蒸汽车发明之后就投入了极大的创作热情。舒适性更佳、速度更快的蒸汽车不断投入市场。据说现在北方的某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加长型带顶棚的蒸汽车。坐在车厢里的乘客完全听不到蒸汽机的轰鸣,而且松软的毛皮座椅坐上去非常舒服。

不得不说,虽然秦人的创造能力有些欠缺,但是他们的改装能力非常的发达。举一反三几乎是每个秦国匠人的基础技能,孙铿需要做的,就是种下种子,然后等着他们辛勤浇灌然后摘取果实就可以了。

想到这里,孙铿不由得苦笑了几声。这个庞大而古老的帝国最应该感谢的人,却是把他们囚入创造的牢笼里的“罪人”。《子婴遗书》在为帝国续命的同时,也扼杀了秦人的创造天分。这部包罗万象的奇书,的确为这个国家指明了一条行进的道路。但是随着战争与时间的双重压力,必然会有一些知识失传。也许子婴的初衷是好的,但帝国已经不需要再有一本《孙铿遗书》传下去了。孙铿需要为这个帝国留下的最宝贵遗产,名字叫做规则。

林光一缓缓踩下刹车板,蒸汽车平稳的结束了它的又一次征程,稳稳的停在泉州港南街的大门口。蒸汽机的噪声小了一些,这玩意儿的另一大缺点是不能关停蒸汽机,才能够保证它处在随时启动的状态。要不然每次出发得先等水箱里的水烧开,简直太折磨人了。

孙铿下了车,拍打着身上的煤灰。心中开始无限怀念那个有内燃机的时代。军研院下属的动力研究所倒是鼓捣出一个内燃机,不过故障率简直高到不忍直视。因而被当做技术储备,分出一拨人加紧研究。真正能够大行于世,看来还遥遥无期。

“杨子成的家在南街十七号。这会儿他应该已经吃过了早餐,在家看书看报。”林光一道:“我们步行过去如何?”

孙铿点了点头,从卫兵手里接过热毛巾擦了擦脸。望着毛巾上的煤灰,他摇了摇头。咕哝道:“真不知道萧显是怎么把车从长安开到这里来的。我想起来就觉得好笑。薪水花的很值,我很欣慰。”

林光一失笑道:“你们两位,还真是……抓住他很容易,关起来把事情解释清楚就可以了。事情发展到那一步,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现在情报处还在追查那个开枪的人,目标已经缩小到了一定范围之内。樊东来的手下是逃脱不掉嫌疑的。那个时候,也只有他的部队距离萧显他们是最近的。”

“你我是始作俑者。你以为萧显是傻子,会把我们的责任放在一边?”孙铿冷道:“再说……”他话说了半截,紧紧闭上了嘴巴。警惕的四处环望了一眼。卫兵都远远的缀在后面,狭窄的街道上,只能听得到他和林光一的脚步声。

林光一知道他的心思,无需让他把话说完。了然点了点头,指着前面几步远一座普通的小院道:“前面就是了。”说着几步走到前面,拾起锈迹斑斑的门环,轻轻扣了几下。院子里的狗立刻狂吠了起来。

过了片刻,院子里响起脚步声。那脚步声走近,门缝里露出一只满是警惕之色的眼睛,一个浑厚的声音在门后响了起来。“你们找谁?”

“杨子成是在这里吗?”林光一道。

“不是。你们找错了。”那声音冷漠的回答道,说着就要转身回去。

“陈暮有一封信带给你,难道你不想看看?”孙铿见他要离开,忙出声挽留道。

门猛地打开了,一个微胖的中年人出现在孙铿面前。他狐疑问道:“你们到底是谁?!”

孙铿慢条斯理从上衣兜里抽出一个信封,笑吟吟道:“进去说话吧。”他倒是反客为主,替杨子成这个真正的主人当起了家。

杨子成没反对,让开了道路。依稀觉得眼前这高级军官有些面善,想了好久,突然扬声道:“你是孙铿!三年前我们见过!”

“杨侍从官总算想起来了。”孙铿打量着小院,狗已经不再吠叫了,夹着尾巴缩进窝里,不住呜咽着。院子里种着些寻常可见的花花草草,一张藤椅摆在葡萄架下,藤椅旁的小几上,放着一叠报纸和一杯浓茶。可见杨子成退役之后的生活,悠闲而舒适。这让孙铿忽然生出了一点担忧,这个人还能为自己所用吗?

但是走进房间以后,他的担忧立刻便消除了。两个房间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机械工具,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落脚地方。

“看来你的手艺没落下。”孙铿捡起一个零件,打量了一番,随口道。

“没事瞎搞,消磨时间。”杨子成解释着,将两个硕大的木箱搬过来,权当是椅子。满怀期待的问道:“陈院长给我带信了?”

“拿去自己看吧。”孙铿抽出信封,递到他的手里。能弄到陈暮的信,花费了他好大的功夫。如若不然,一封再次征召文件就把杨子成召来了。他也是从侧面了解到,当年杨子成离开陈暮身边后,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若是自己唐突的去邀请,不被拒绝才怪。

杨子成迫不及待的拆开了信封,低头读了起来。过了片刻,才抬起头来,喃喃道:“长官一直还记着我。”

孙铿并不知道信的内容,当他提出要求后,这封信便通过一条特殊线路邮寄过来。送信的飞艇昼夜兼程,前一天的深夜才送到他的手里。送信的军官立刻便回程了,临行前特意交待孙铿,这封信只能让杨子成一人看,其他人都不得私拆。

孙铿遵守了约定,因而也很好奇陈暮究竟在信里跟他说了什么。但是杨子成显然不想让第三个人知道他和陈暮之间的秘密往事,郑而重之的将信叠了起来,揣进衣兜里。望着孙铿道:“泉州分院缺人?我可以补上。”

“他在信里跟你说了?”孙铿以为自己会费上一些周折,没有想到竟如此顺利便解决了。

“说了。”杨子成干脆的回答道:“什么时候上任?”

“马上。”孙铿正色道。

“请容我收拾一下东西,这就跟你们离开。”杨子成顿了顿,又补充道:“也许,我可能会耽搁一些时间。”他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我的行踪,需要向内务部泉州办事处报备。”

他这么说,等于是直接向孙铿表达了身份。孙铿明白他的苦心,点头道:“我这边派出一个机要军官,陪你一起过去。”

“多谢。”杨子成感激的望了他一眼,转身去准备了。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长宁帝军我的细胞监狱我的混沌城女总裁的全能兵王深空彼岸光阴之外不科学御兽唐人的餐桌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相关推荐:
阿纤笔墨灼灼映桃花空间小农女:她在饥荒年代囤粮兴家刀破仙途精灵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