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微缩的宇宙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孙启到家后,马上又收到了来自约瑟夫的连接请求。孙启同意了。

约瑟夫依旧是那样的打扮,那样奇怪的打扮,孙启已经感到不怎么奇怪了。

孙启问道:“总部那边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约瑟夫说:“我接下来要给你传送一段视频文件,将会以全息影像的方式呈现。”

孙启戴上耳机,与此同时,约瑟夫也消失了。只听到:“接下来将为您呈现我们所谓的‘宇宙’的真实面目。”

孙启此时有很多的问号。约瑟夫这时在搞些什么花里胡哨的?

全息影像呈现出一堆密密麻麻的点,但分布并不算均匀。“这是从一亿光年的尺度上观察到的宇宙。是不是觉得有些摸不到头脑呢?我们开始渐渐缩小比例。”

全息影像的点依旧密布,但中间一个螺旋形的星系显示了出来。

“这是从一百万光年的尺度观察到的宇宙,你所看到的中间那个大的螺旋形星云就是我们的银河系。接下来继续放大。”

全息影像接着放大,银河系的全部面貌显示了出来,除了外围的星体是依稀可辨之外,银河系中心附近则如同一片螺旋形的云彩,分布着大量的天体。

“这是从十万光年的尺度看到的银河系,准心正对着的就是我们太阳系所在的位置——猎户臂。”

然而,再次放大后,孙启看到的只是大量的点,如同铺就成了一张纸,分布比较均匀。

再次放大,还是分布均匀的点,但比刚刚的稀疏了许多。

再次放大后,一个稍大的白点显现出来。

“我们把视野缩小到一光年,准星所对的就是我们的太阳系。”

再次放大,可以看到太阳系几颗行星的轨道了。接着,地球显现了出来。

“比例尺缩小到了十万公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地球的云层了。”

这时的地球还是相对而言绿茵遍地的。继续放大,地球上正对的是北美洲。

“我们准星所对的是密歇根湖。这是从一万公里的尺度上看到的地球。”

继续放大,一个城市的轮廓显示出来。

“这里就是古代的芝加哥,尺度已经到了一百公里,到了我们熟悉的世界了。”

城市的道路和建筑物,还有立交桥,都显现了出来。

渐渐地,一个体育场的轮廓显示出来,体育场中部一个由多组不规则图形组成的东西显现出来。

“一百米的尺度。这是我们通常看到的体育场。“

再次放大,原来是一个人睡在一个草地上的垫子上,身旁是各种食物及书籍。然而,很多的食物今天都看不到了。

“一米的尺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躺在这里。”

再次放大,一个人手上的皱纹清晰可见。

“一厘米的尺度,接下来就要进入另一个陌生的宇宙——微观宇宙。”

接下来放大,则深入到皮肤内部,看到了如同黄色山丘似的东西。

“此时是一百微米的尺度,您现在所看到的是皮肤组织。”

一个复杂的球形物体紧接着展现出来。

“十微米,您所看到的是细胞的外部结构。”

接着,一堆小孔状物体显现出来。

“一微米,您所看到的是细胞核的核孔部分。”

接着深入,一圈又一圈高度螺旋的东西显现出来,交织在一起。

“现在是0.1微米的尺度,您所看到的是细胞核染色体部分。”

再深入,就可以看到双螺旋型的结构。

“现在是10纳米的尺度,这些螺旋形的结构就是我们常说的DNA。“

接着放大,看到了很多球形融合在了一起,很明显这就是原子构成了分子。

“纳米级尺度,我们常说的一个名词,在这个尺度下,原子都可以数出个数。”

再次放大,就又变回了一群密密麻麻的点,只是中央附近的点更多一些,看起来那就是原子核的位置。

“0.1纳米,您现在所看到的正是密布的电子云。”

再次放大,景象就如同从一亿光年尺度上看到的宇宙一样,星体密布……

这段影像就这样结束了。孙启依旧沉浸在宇宙的神奇和视觉的震撼。

约瑟夫说:“这是几百年前一个叫做‘谷歌地球’的软件给我们呈现的宇宙,也反映了那时候人们对于宇宙的理解,然而没有什么人去潜心钻研它的实际意义。只是惊叹于宇宙的无穷和无尽的轮回而已。”

约瑟夫问:“跨越了几十个数量级,最后又变成了一片虚无。你相信我们的宇宙会是这样周而复始,不停轮回的吗?”

孙启说道:“我还以为是总部那边有要紧的事情,原来就是你找到一段影像想给我分享吗?你这整的是啥活啊?——我觉得我们可以看到的宇宙是什么样,宇宙就是什么样,不要过于纠结。”

“你不觉得我们的太阳或许就是个原子核,地球、火星都绕着它转。”

“或许……是这样吧。可这又有什么卵用呢?”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如同风扇周而复始地旋转一样,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扇叶在某一个位置一样,包括文明、宇宙、生命在内的所有事物遵循一个原则,我们姑且称之为风扇原则吧:所有事物都不会消失,而只是被另一个事物取代,被取代的事物接着取代另一个事物,到最后,这个事物最后会回到这个点。”

孙启说道:“就算有这样的结论,那又如何呢?从我们个人的尺度上看,这个结论没有什么意义。”

“是没什么意义,但如果我们处在一个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时代,你就会感受到它的威力,就像之前UEA取代了UDA一样。这个‘风扇原则’是两百多年前由一位科学家艾萨克·诺曼提出来的。”

“等一下,你刚才说是谁?”

“艾萨克·诺曼。”

孙启大惊:“是那个找到了进行时空旅行方法的人吗?”

“理论上是的,但他坚持说自己没有进行过时空旅行,至今也没有人能进行时空旅行,我们通常认为人类确实无法进行时空穿梭。但诺曼确实提出了自己对于宇宙的理解,提出了一些定律,但当时了解他的人并不多,后来他才被人们重视,他还提出过一个原则,好像是叫相似性原则:只要是符合智慧生命形成条件的天体,所孕育出的智慧生命必定创造出与人类文明历史相同或相似的历史。”

这就是灾难日记上记载的那个预言了大灾难的科学家诺曼所提出的理论。

风扇原则、相似性原则,虽然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似乎找不到理由反驳。

孙启感觉很多内容需要反复咀嚼才能加以理解,所以他只是说“有急事”,便中断了与约瑟夫的谈话,避免接受更多的信息。

风扇原则,古人的诗歌中就有例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们对宇宙的理解从神创论,再到后来自然科学的兴起,牛顿定律的提出,再到后来的相对论,弦理论……

而现在很多人由于用科学无法解释宇宙中的现象,从唯物主义转入唯心主义,再次相信了神创……这就是文明的风扇。

相似性原则,只需用地球上的几个文明作比较:埃及文明、罗马文明、华夏文明,不都是从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再到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吗?

诺曼的这两个理论只是解释了一部分宇宙现象,孙启总觉得不能概括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必然规律。

但宇宙是无穷的,这点已经无法否认,我们所进行的一切研究只能越来越贴近所谓的宇宙最终理论,而不能完完全全地实现它。

就如同热力学第三定律一样:我们无法通过有限的过程将物体的温度降至绝对零度。

类比推理一下,就可以得到:我们无法通过有限的过程得到宇宙的最终理论。

这个理论能用来做什么?

它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

这一切谁也不清楚。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逆剑狂神长宁帝军从斗罗开始的浪人我的混沌城我的细胞监狱我的绝色总裁老婆万古神帝间谍的战争踏星
相关推荐:
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漫威中的魔形男超级医者漫威中的暴熊王我在末世搞建设我出生在明朝斗罗中的天才诸天通缉宫女为后侧妃上位:读心王爷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