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换人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远在信王府,孟南贞击节赞叹。

天启皇帝,手段还是高啊。

别人只看到了天启对魏忠贤的宠信,却没有发现本质。

在天启的眼中,最重要的还是朱家的江山。

魏忠贤再好,也只是家奴。能够维护朱家江山的人,只有朱家的人。

所以在张锴、马赛等人伏法之后,天启愣是没有让魏忠贤得逞,相反还给出了明确的信号。

原来的历史上,曹化淳的回归,还是在崇祯干掉阉党之后。

可这一世,因为孟南贞的掺合,导致御马监的头头们完蛋,阉党隐然有一家独大之势。

虽然因此而折损了李永贞,但阉党只要魏忠贤在,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天启虽然在病中,但还是明确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干脆利落地启用了曹化淳。

这一招可不仅仅是平衡内廷的局势,更像是一种造势。

“殿下,陛下对您可真是恩情深重,完全的信赖啊。”

召回曹化淳,这会给外界一个很不好的信号。

那就是天启对于阉党,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信重。这会严重影响魏忠贤的威望,导致外界的心思变得复杂起来。

天启看不到这一点吗?

他当然看的到,但还是这么做了。

对于天启的心思,孟南贞也是琢磨了好久,才想通其中的缘由。

天启对魏忠贤很信重是没错,但这个信重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到皇权。

现在天启的身体到了无药可治的程度,随时都可能驾崩,他便要好好想想身后事了。

如果不出意外,在他之后,继承皇位的人肯定是信王。

而信王和魏忠贤的关系恶劣,天启也是门清。

加上信王藩王出身,没有多少人脉亲信。如果继位的话,究竟能不能掌控局势,天启的信心也不是很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自然也要未雨绸缪,给信王打下一定的基础。

因此也打击了魏忠贤的威望,他也是在所不惜的。

毕竟只是一个家奴,重要性哪里能跟皇权相比?

从这方面来讲,天启在国政上虽然很昏庸,但是在弄权方面,绝对是一个高手。

如今信王正在监国,在阉党折损了李永贞的情况下又启用了曹化淳,顷刻之间信王的权威就等于稳住了。

从这一次的动作中可以看出,天启其实对于魏忠贤,也并没有多么的信赖。

能用就用,用完就扔。

这才符合帝王的心性。

至于野史传言,天启在传位之际,对崇祯说的遗言,所谓的魏忠贤是个可用之才,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话也许是真的,但意思嘛,就看怎么理解了。

现在看来,这句话更像是为了麻痹魏忠贤,给崇祯的动手提供帮助罢了。

反正如今这个局面,让孟南贞更加高兴。

“殿下,有陛下作为靠山,咱们的动作可以更大一些了。一些必要准备,也要做在头里。朝政方面,殿下也不妨发出自己的声音。”

之前指点信王韬光隐晦,在朝政方面对魏忠贤避让,是因为实力不足。另外也不明确天启的心思,自然要小心为上。

可如今天启的态度已经明确了,信王的胆子和步子,完全可以更大一些。

很快地,一件需要信王决定的大事发生了。

宁远大捷之后,辽东文武之间的矛盾已经彻底表面化了。

特别是在满桂、赵率教获得丰厚赏赐而袁崇焕没有之后,辽东文武之间的最后一丝和谐荡然无存。

很快地,袁崇焕的上书就到了京师。

在奏章中,袁崇焕对满桂大加指责,说他踌躇满志,谩骂同僚,恐怕他会耽误边疆的大事。

请把满桂调到别的兵镇,把关外的事权交给赵率教。

这样的大事,当然拿到了朝堂上来讨论。

然后充满讽刺的事情发生了。

满朝文武都清楚满桂的能力,可就是担心他和袁崇焕、赵率教不和会坏事,竟然纷纷建议把满桂调走。

唯有辽东经略王之臣反对,并且上书激烈抗争。

可王之臣在此时的影响力完全不能跟袁崇焕相比,这个反对意见很难掀起什么浪花来。

信王本能地感觉到事情不对,便搁置了下来,没有当场作出决议。

等他回到王府之后,便把这件事拿出来,让孟南贞、孙承宗帮助参谋。

几人当中,对辽东最有发言权的,自然是孙承宗了。

“满桂为人粗鄙,言行不当是事实,但他的能力也十分出众,是一个难得的将才。如今辽东局势紧张,这些官员们不想着人尽其用,竟然只因为性情原因而掀起争斗,简直是胡闹。”

当初他在辽东的时候,任用下属便只看重能力,对于那些人的性格什么的,并不是很看重。

虽然这样做也不是很好,但起码比随意争权夺势的文官们要好的多。

信王见孟南贞沉默不语,便询问道:“先生,您看,如今满桂之事闹的这么大,是不是先想办法息事宁人呢?”

孟南贞回过神来,眼睛里满是神采。

“为何要息事宁人?”

信王解释道:“因为满桂,闹的辽东文武不和,矛盾重重。这样下去,恐怕会影响到大局。”

孟南贞弹着奏章,冷笑道:“为了争权夺利弄的物议沸腾,人心惶惶,这些人的眼中可有大局?指望这样的人,辽东的局势便好不了。”

信王嘴角抽搐,心想这位年轻的先生还真是辛辣,说什么都一针见血。

他便问道:“那先生的意见是……”

孟南贞脑中早有方略。

“换人,改制。”

孙承宗也忍不住好奇。

“换谁?”

孟南贞沉声道:“袁崇焕,王之臣,统统滚蛋。这种没什么本事的家伙,只会坏事,辽东的局势不能再交给他们了。”

孟南贞对袁崇焕是一百个看不上,对于他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也是一清二楚。

指望这么一个大忽悠、大傻瓜来掌控辽东,那结局不会比前世原来的历史好多少。

孙承宗着实吓的够呛,没想到孟南贞如此激进。

“不可,袁崇焕打赢了宁远大捷,如今威望正隆,被满朝赋予了厚望。要是贸然动他的话,恐怕会引起不便。”

他只说了袁崇焕,至于王之臣嘛,份量并没有那么重要。

而且他也没有强调袁崇焕的才能。

孙承宗在辽东的时候和袁崇焕共事过,对于他的根底多多少少还是知晓的。

他只担心袁崇焕如今威望太高,不好轻动,否则会导致人心不稳。

可孟南贞自有应对之策。

“这还不好?袁大巡抚劳苦功高,之前还没有厚赏,这是朝廷的不妥。不如趁着这一次,给他加官进爵,也慰人心嘛。正好王绍徽致仕,遭遇不测,吏部天官之位如今空悬。不如交给袁崇焕如何?从巡抚到一部尚书,他的功劳足够了啊。”

孟南贞边说边笑,却让信王和孙承宗遍体生寒。

这位小公公玩弄起权术来,那也是顶级高手啊。

只一招简简单单的明升暗降,就把袁崇焕从辽东土皇帝的位置上挪走,还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吏部尚书,那可是管着满朝文武人事的位子,真正的位高权重,足以和内阁分庭抗礼的存在。

把袁崇焕从一个区区巡抚提拔到吏部尚书的高位,算作是他打赢宁远大捷的奖赏,这绝对的名正言顺。

更妙的是,袁崇焕此人长于争斗,进了中枢更能够发挥他的作用,远比让他在辽东祸害战局为妙。

最妙的是,袁崇焕还不是阉党中人。

有这样的人来坐吏部尚书的位子,今后阉党就很难在朝廷的人事大权方面上下其手了。

简简单单的一个人事调动,就能够一石三鸟。

孟南贞这份举重若轻的本事,让孙承宗刮目相看。

当初他要是有这份功力,说不定现在魏忠贤早就黄土加身了。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逆剑狂神我的混沌城万古神帝我的细胞监狱我的绝色总裁老婆踏星间谍的战争从斗罗开始的浪人长宁帝军
相关推荐:
物理魔法师玄幻:开局签到一万年死亡加油站阴阳宝鉴:剑门隐修六十年杀破千军海贼王之黑暗召唤师斗兽山海婚婚欲宠人道斩天我的舅舅是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