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许部长家的私事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二)、为许川同志在北京的妹妹找带孩子的保姆。

(内容简介:许川部长将自己家的一件私事,也交给我来办理。他要为北京工作的妹妹家,找一位带孩子保姆。不料竭尽全力这件事也没有办成!当年川人的思想实在是太保守,只要能吃上碗饭,就不思进取别想再前进了。)

1、许部长家的私事

(内容提要:可能是由于熟悉了的缘故,许川部长的个别私事;也叫我们县上给办,但其中之一差点给办砸。)

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天早晨刚上班,县委迟书记怒气冲冲,来到我们宣传部办公室。因部长暂时不在他追问我:许川部长交办的事,你是怎样做的?

我心中一惊确实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好回答不晓得?徐见问不出荔枝圆圆转身走了。紧接着宣传部刘部长叫上我,我们乘座迟书记的尼桑车立即去翠月湖。从刘部长那里,我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前一天即昨天下午临近下班,许川同志给我们县委宣传部打了电话。说是他北京的亲戚、自己的妹夫,在湔县翠月湖公园的工人疗养院开会。今天早晨要乘飞机回北京,因为怕堵车误了航班,请宣传部帮忙派车送人到双流机场。那年代公路窄湔县去双流路途远,容易堵车赶飞机的都要趁早。我们接电话的是一位资格很老的女同志,她并没有报告部领导,也没有叫我这个当秘书的去办理。她只是很随便地叫一位新来,姓吴的同志去办!这时候我们宣传部还没有车,用车要向县委办公室请示。

这位吴同志因不知究竟,加上自身脾气也大,接受任务后满肚子是火!虽然事前有人曾叮嘱,有不知道的事最好找一下X秘书。我也告诉说我住家县委北街宿舍,县委大门外只100多米,有为难的事可以来找我。但他一是不去办理,二是也不告知部长或秘书,三是还撂下一句话:“许川部长家里面的事有我啥相干?”可想而知第二天乘飞机航班的人,该出发时候没见有车来。

那个要回北京的人,只好找到翠月湖公园的领导。表明自己的身份说清楚回北京,不能误航班的紧迫性!幸好对方还买账,派车送他去了双流机场。这天我们到翠月湖的时候,已经是上午9时听那里的人说,那个赶飞机的早晨5点就走了。

应该说许川部长对这件事也有意见,他早晨刚上班时给县委迟书记打电话。说请宣传部派车送人的事免了,疗养院已经有车去双流。接下来迟书记知道事情的缘由,果断地把县委宣传部那位新人调走。后来这个人发了财进入中产阶层,他住家单门独户的小院。有00平方米的住房,和100平方米的院坝。普通机关干部一般,都住不到100平方米的机关宿舍楼。前面说了党政机关清水衙门,一般干部终其一生,都只能过普通人的生活。

那位姓吴的同事虽然发了家?但多少年来言谈之间,心目中并没有消除怨恨。他把气出在别人身上,说宣传部坐办公室的女同志整他!

……。

也是上世纪八十代中期的一天,临近中午许川同志身着白灰色风衣。在我们县委宣传部长的陪同下,笑盈盈地来到我的办公室。大家都在椅子、凳子上入坐后,许部长说他在我们县的,一家宾馆主持个什么会,顺便来讲了这么一件事。许在北京工作的妹妹刚生了一个小孩,因为川妹子灵性勤劳,想在四川找个带孩子的保姆。他妹夫是北京一所大学的讲师有研究生学历,妹妹也是大学毕业两人工作都忙。保姆最好找个长相、脾气都好一点的农村姑娘,应该有初中以上的文化。北京生活、工作、学习条件都比四川强。保姆可以一边带孩子、一边学习,如果干得好在北京找个事做没问题。许还阐述他自己的观点,认为一个好姑娘当保姆,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川妹子灵性漂亮勤劳,去北京能够干好工作站住足跟。

我们刘部长当即安排我去办理,我也向领导们表示,尽全力办好这件事。

……。

我内心盘点到湔县乡下的那里去办这件事?有三个地方可以考虑:一是我母亲家的天马公社4大队,二是我爱人家的聚源公社8大队,三是我过当知青的幸福公社9大队。这时候由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原因,公社已经改称乡和镇,大队改称村,生产队改称组。只是人们习惯上,仍然沿习过去的叫法。

先说天马4大队:那里有我慈祥的外婆80多岁高龄尚健在。还有舅舅、娘娘、表兄弟姐妹、侄儿男女100口人以上。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民都吃得起饭了。最近我母亲还和她众多的,兄弟姐妹聚了一次,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的。现在那里的人们都流行外出打工,主要是肚子装饱了想挣点钱。但那里的人长相一般、个子也不高,我从小到大都在那一带走动,还没有见到过好一点的女孩。

其中的原因大概是这样,天马为湔县的粮食主产区。全县山区平坝共0个乡,天马一个公社田亩和粮食产量都占十分之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连续两届县委书记都在天马蹲点,为的是想把粮食产量抓上去。那里的人主要都种庄稼,一年稻麦两熟农活很多。但无论解放前还是解放后,几代人相当长一段时间,他们的肚子应该说没有装饱。

先说解放前外祖母家,租种地主0多亩水田,她们家住的院落也是地主的。我是解放后1950年出生,这时候土地改革,院落已经是外祖母家的了。我几岁起熟悉这处院落,有大院和背后的小院,共计草房0多间。院落里厅房、堂屋、谷仓(仓房)、灶房、住房、猪圈、柴房应有尽有。四周环绕竹树林盘,其中不乏高大的楠木、皂角、银杏等古树名木。整个院落占地亩多,房屋和林盘各占二分之一。其中还有我自小就垂涎的,每年都要结果的一棵樱桃树、两棵棋柑树。这景象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后这里的人家都自建房屋,逐步修成一家一户别墅式的小楼。

我听外祖母说解放前,她家的日子并不好过。田地的收入二分之一以上,要交给住县城里的地主家。如果年辰好多收点庄稼,地主就会住到家里来不走,扬言田要收回去自己做。这时候只有多给他交些稻谷才行,有时还要向他们的头面人物送礼,请别人说好话继续租种地主的田。如果年辰不好庄稼收得少,地主也住到家里来,主要是怕他的租子收不够!我母亲兄弟姐妹6个,只有大舅一人上过天马镇街上的小学。因为物质精神两方面的生活都困难,我母亲家的人个子都矮小,周围农民的景况也都差不多。解放后划成分外祖母家为下中农,可想而知那些贫雇农家的就更差劲了。而贫雇农加上下中农,占湔县总人口的百分七十以上。

矛盾从来都是两个方面,有一般就有特殊,有长得普通就有长得好的。刚解放的时候,这里有位姓郭的女子,嫁给解放军的一位师级干部。她的母亲人称郭五嫂是位寡妇,当地是乐道的是1960年那么困难,郭五嫂也有白糖、猪油吃。郭家庭成分是中农,解放前有几亩自己的水田,她将田卖了供养唯一的女儿上学。郭姓女子先在天马上小学,后在湔县城关上初中。湔县195年才办高中,刚解放的时候,有初中文化的人相当了不起。腹有诗书胆气豪,有那时候文化的女子,嫁给部队的师级领导实属自然。

解放前四川人个子大多数都矮小,被外省称之为“川猴子”,应该与所受的残酷剥削有关。另一方面当时的生产力确实低下,田间产量水稻400多斤、小麦00多斤;喂养的猪、鸡、鸭等,都要两年以上才能长大(不象现在有“四月肥”饲料)。农民辛勤劳动一年,交了地主的以后剩下本来就不多,一大家人连吃带用。加之还要给地主和他们身边的人送礼,境况可想而知。1949年中国人均寿命只5岁!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生代的川人个子猛长。和外省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主要原因是物质精神,两个方面都生活好了一些。前面的章节说了,到000年的时候;中国人均寿命7岁,湔江堰市长寿之乡人均78岁。

0世纪70~80年代,报刊杂志上说湖北神农架不少地方发现野人?!国际上联合国有规定,发现野人如果确实,第一个看到的奖励1万美元。此规定还指明,现代人野化的不算是野人。许多专家学者前去考察,听到的只是传说、见到的只是毛发、甚至照片,谁也拿不出活体或实体作证。学者们众说纷纭,其中之一的观点值得借鉴。据电视报道有专家认为,当年神家架那地方经济、文化、交通都欠发达。当地人近亲结婚的比外面多,因此出生了一些低能、奇形、不健全的人。是不是这些人在山林中行走时,被旁观目击者误认为是野人?改革开放深入后,湖北神农架的野人之说逐渐湮灭。

解放后先是土地改革,外母祖家种的0多亩水田,包括前面提到的院落都成她们自己的。只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互助组、合作化、公社化,1956年后田地都集体耕种。紧接着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196年“小四清”;1964年“大四清”,1966年开始到1976年共十年间,外祖母家包括那些各自成家的舅舅、娘娘家都每况愈下。我亲眼看到他们装粮食,由仓房变为柜子,大柜子变小柜子。困难时期吃公共食堂,家里只有一只米坛子,藏一点谷子预备待客。

196年体制下放以生产队为基础,到198年(湔县是1980年)农业生产责任制。这0年间虽然都是大柜子装粮食,但比起仓房装粮食差远了。和我同辈分的表亲们身材也都不高,只有侄子辈们长身体的时候,赶上改革开放田地承包到户。农业部门同时推广杂交水稻,和阿波、繁乐系列小麦,粮食产量猛增。人们才真正装饱肚子,身体长成发育健全的人!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刚起步不久。要在这一带找个长相好的,姑娘女子还真不容易。我确实为这件事去天马4大队看过,可能解放后人们生活太平均,真找不到稍好一点的女子。

男青年也身体不太好,湔县每年征00个左右的解放军新兵。整个征兵活动要体检两三次、上千人参加应征数才能凑足。那些年只要看到一群又一群的,农村青年在城里走动,大家都知道是在征兵了。湔县城里面有山有水,有“半城江水半城山”的称谓。一条石板山道从城隍坡上山,出西城宣威门去二王庙、鱼嘴、索桥。笔者上小学的时候亲眼看到、也亲身体会到。无论城里还是乡下的孩子们,走这条山道上山的时候都步履蹒跚!

关于聚源公社8大队:这一带的状况总起来,与前面说的天马公社差不多。和所有川西农村一样,这里也是田野、沟渠、竹林、茅屋。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会一些手工活,如当年的织麻布、种菜卖菜、贩运鸡蛋、鸭蛋等。因为经济状况稍好,姑娘女子的长相也就好一些。加之历史上唐代的杨贵妃,五代前蜀国的费姓花蕊夫人,都出生在这里。史载杨贵妃祖籍山西蒲城,出生地四川蜀州,唐代蜀州即现在的成都一带包括湔县等地。聚源公社至今保持有落妃池,杨贵妃小时候掉下去过;送妃桥乡人邻里送别贵妃的一道小桥,迎祥寺杨的家庙等遗迹。

五代的时候四川曾建立过前蜀、后蜀两个独立的地方王权。花蕊夫人也有前后蜀两个,其中前蜀的花蕊夫人姓费在聚源,后蜀的花蕊夫人姓徐在湔县的徐家渡。聚源8大队还有清代时一位湔县知事,即县官题写的“司马相如墓道”石碑,曾伫立在一道河沟叫羊子桥的古桥边。《湔县志》载其事由经过:有乡人土建中发现西汉司马相如墓碑、古墓。因民间有“敞别人坟灭自己子孙”的说法,墓和碑都又被掩藏起来。县官知道后亲自前来寻找也不见踪迹,无赖之下只好题写此石碑记事。(文庙山居)(未完待续)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我的绝色总裁老婆间谍的战争长宁帝军我的混沌城万古神帝从斗罗开始的浪人逆剑狂神我的细胞监狱踏星
相关推荐:
木叶之雏田大小姐有点凶从手机开始的平价商业帝国我哥说他是皇帝地球OL编辑器总裁秘书在点家文里女装穿成龙傲天早夭的妹妹洪荒:从后羿拜师开始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舞台上穿越的我爆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