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清城山拍片(中)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9、清城山拍片(中)

(内容提要:剧组在清城山天师洞拍片和吃午饭,清城道家也参与进来。)

接近中午的时候雨真的停了,剧组人和老徐带领抬滑杆的队伍又要前进。映红叫几台机子暂时别装箱,她要在山道上拍几个镜头。武丑老张又带着两个孩子,在刚才路过清城二小来湖边的山道上,由映红指导拍了些表演动作。上到天然图画处也是拍了些片,这时已经中午1时。

老徐指着牌坊上“天然图画”的字说,这里风景优美尤如一幅画,所取名天然图画。再指着旁边的凉亭上,“驻鹤庄”的牌匾说:《三国演义》里佐慈戏弄曹操之后,化为白鹤飞到这里休息。映红笑着反问是不是啊?!老徐又严肃地说:196年朱德元帅曾到过这里采挖兰草。徐家就在这山下,刚才经过的清城二小附近,那片房屋就有他家。这山上当年有太平公社的:一个大队个生产队,几百社员、700多亩山地,和几千亩山林。现在统一归管理局,同时也叫清城山镇。当时他父亲还有许多山民,将自家养的兰草端来,要送给朱老总!老总确实挑了一些,由警卫和陪同人员帮助带走。陈步接上去说朱老总一生爱兰,缘于他红军时期的爱人伍若兰。有回忆录称某次红军遭遇袭击,伍若兰为掩护朱德而牺牲……。诗云:

千里迢迢回四川,登上清城五洞天。

采得春剑花正艳,婉如爱妻伍若兰。

开国元帅抬望眼,远看群山起连绵。

革命先烈多少万,化作幽兰在世间!

……。

听到这些剧组人脸上都一片庄重!老徐又解释说兰草品种不同,开花的时间也不同,一年四季都有开花的。其中春天开花的叫春剑,这时候的花最好看!这里的拍片完结,队伍又象建福宫上山一样,机子装箱、孩子、老人、还有胖阿姨等都上滑杆。老徐先走去打前站,这行人随着游山的旅客浩荡前行,不一会儿就到了天师洞。这时滑杆上的人都下来自己走,武丑张老和两个戏装的孩子;特别是美国洋娃娃,立即吸引了庙里庙外人们的目光。

上台阶进庙宇的时候映红问,上面悬挂的牌匾为什么是“古常道观”?我按自己知道的告诉说,这是唐代时候的名字。这庙里有一通唐玄宗诏书刻成的碑,现在叫唐碑是四川省级文物。原因是唐朝武则天信佛,常道观一度被山外飞赴寺僧人,抢占改为和尚的寺庙。到了开元年间(71-741年)唐玄宗信道,皇帝知道这件事后手敕诏书。令观归道家,寺依山外旧所,庙中现存有唐玄宗手诏碑。当然映红又说是不是啊?!

接下来我凭借曾经看过的的导游图,照本宣科讲解清城山简介。清城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东汉顺帝汉安二年(14年),“天师”张陵来到清城山结茅传道。清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之一,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清城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十多座道教宫观。天师洞又称常道观,是清城山最主要的道观,19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这里的主要建筑有三清大殿、黄帝祠、三皇殿、天师楼等,共有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

天师洞附近景色幽丽,东有三岛石巨石矗立。民间传说张天师降魔时,见此石挡路遂拔剑劈之裂成块,如今石上仍刻有“降魔”两字。三岛石旁洗心池边,泉水环流浓荫蔽天。沿着石隙所凿石阶,拾级而下可至海棠溪边。这里涧深壁陡、藤萝垂挂、无比幽静。海棠溪往下流经天然图画处,再流过响水洞水库从太平场出山。天师洞后门外不远有掷笔槽,这是个60多米深的幽谷。民间传说是张天师降魔时,作符掷笔而成故景色奇幽。但这里过去的当家易辛莹大师曾说,是远古时候地震造就的。

天师洞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现在的宫观是清康熙年间恢复重建的。洞门内左侧有一株古银杏树,高约50余米、胸围7.06米、直径.4米。据说乃张天师手植,树龄已达1800多年。天师洞前后古木繁多,还有其它银杏、歧棕、古棕、古桂、仙人松、公孙桔等……。三清大殿外面木板楼壁上题词:龙虎发基,指这里是道家的发源地,而道家能降龙伏虎;被洒甘露,说的是这里得到观音菩萨,即神仙的关照;神仙都会,意思是天上诸神都在此处聚会。这也是宋代以来,人们对湔江堰、清城山的赞美。

剧组的人也都认真听着!陈步对映红也对我说,吃完饭不忙拍片,把这里先浏览一遍。15分钟的片子容量有限,拍多了也无法用进去映红表示同意。管理局的老徐在山门处迎着我们,他说已经叫厨房安排两桌饭菜。只能在新建的大食堂用餐,专门接待贵宾的西客堂今天有接待任务。映红说只要有饭菜就行!我们大家跟着老徐,那些抬滑杆的山民,抬人的空出来走到另一边去。抬东西的将剧组的箱子,抬到我们吃饭地点。我们这群人走过一段长长的下行梯步,来到新修的斋堂。看到这钢筋水泥仿古建筑,映红和陈步都说,这可能是省委杨书记拨款修建的?我回答说应该是。抬杆人连同滑杆箱子,一块儿放在食堂地面后离开。看着那些散去的山里人,我心中有些异样的感觉,老徐说别担心他们找得到饭吃!

这时已经接近下午1时,游客们吃完饭大多离开。餐厅里进餐的人少,我们这两桌人显得很特别。满桌的肉菜还算丰盛,道家的清城4绝“白果炖鸡、老腊肉、老泡菜、洞天乳酒”都备齐了。“洞天乳酒”瓶子外形,象童话故事中的宝葫芦,两个孩子首先高兴。小虎、小燕都要去拿在手中把玩,胖阿姨不准两人动!说摔坏了要赔偿。两人只好伸着舌头将手缩回。映红叫剧组的人吃饭,我和老徐还有苟小美母子,这十多个人自然围坐在两张桌子四周。映红又下令不准喝酒,这回整个剧组人都有些于心不甘的样子。

老徐看出大家的心思,他拿起一只葫芦形瓶子,指着上面的诗句讲解一番。他说这是首杜甫诗:《谢严中丞送清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

呜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后寓居四川近十年,他的这首咏酒诗写实的成分居多。严中丞即严武是杜甫的朋友,曾任剑南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成都军区司令员。严武镇蜀时曾聘杜甫为节度参谋,并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贫困时严武时常资助接济他,这首诗中的赠酒是其中一例。杜甫得酒骑马扬鞭,邀请渔父等乡邻朋友分享。他们一面下棋消遣,一面品尝美酒,其田园乐趣于此可见。杜诗圣能寓居蜀地10年,得严武之力甚多。杜甫曾写诗赞扬严武:

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另一方面寄人篱下的日子也有难堪之处。某次严武和杜甫喝酒,严武醉了曾训斥杜甫:杜审言的孙子,敢捋虎须乎?!

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老徐说他读了之后差点落泪。

后来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这时候严武因病去世。杜甫没有了依靠,只好另找生活出路,踏上回河南老家的行程。杜写诗道: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表面上诗写得欢快,实际上一家人重新流浪。途中杜甫写过一首《岳阳楼诗》,从中可能看出他当时的惨境,和极其不好的心情。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最终结果是还没有到河南老家,年仅57岁便去世在汉江的船上。

蜀中酿酒素有传统,清城山道家秘酿尤为著名。因为杜诗的原因,现在我们清城山酿的弥猴桃酒,仍然叫“洞天乳酒”。这种酒甘甜爽口很适合佐餐!大家是北京来的远道客人,不品尝一点未免太可惜了吧?!陈步也向映红建议,说是反正吃了饭不立即拍片,要在这庙里游览一番,就让大家喝点么?映红同意只喝桌子上的,不准另外再拿酒!这两桌人立即欢呼声起都高兴了。小虎、小燕也要喝一点杜甫爷爷喝过的酒?胖阿姨坚决不准,两个孩子只得作罢。

饭后映红叫撤走杯盘碗盏,给剧组的人上杯茶水。招待员姑娘给每人递一杯,这庙上自产的清城茶。大家喝了都说好!美国洋娃娃说:汉语之外的英语、法语、俄语等国家语言,讲中国这个词的时候?都和茶叶的语音有关,都是从茶叶的发音转来的。她也转问这茶是庙上的道家采摘的吗?老徐回答说是这山上的农民姑娘采摘的。这位美国女子又说,这庙上的道家为什么不去采摘?映红解释说这庙上的人,和西方教堂里的人差不多。美国能不能叫教堂里的人去采摘制作咖啡?美国姑娘笑着说肯定不行。我把新近抄来的那首诗,即地毯厂姑娘唱过的告诉映红,请她再翻译给美国女子。诗云:

三月杜鹃叫满天,姐妹采茶清城山。

侵晨探摘金鸦嘴,平明时抽锦豹斑。

活火铁锅精细炒,铜壶新泉初试煎。

丹台碧洞清幽境,清城仙茶冠四川。

……。

映红说诗太复杂翻译不了,你可以抄下来给美国女子,她自己拿回国找人翻译。这样做可能更复杂我只好作罢,我们转过话题说其他的事。

按陈步先前的建议,剧组人要先参观庙宇,但是东西即那些箱子、机子怎么办?扮土地爷的张老自告奋勇说由他看守。可能张老也不胜酒力他手扶拐杖,红着脸说凭京剧武丑这身功夫,再加上这柄拐杖十个八个人,休想动剧组的东西。食堂里的人都笑了!映红叫胖阿姨带着两个孩子,就在这院落里走动,其他地方不能去胖阿姨也答应了。但就在这时一位中年坤道手捧菜单,前来问剧组谁付菜、饭、茶钱?映红早有准备叫陈步结账,陈从有央视徽记的人造革包中掏钱。但是管理局的老徐坚决不准!

我接过菜单看到上面菜饭酒茶钱:道家菜饭50元一桌,桌100元;洞天乳酒元一瓶,瓶6元;清城贡茶1元钱一杯,16杯16元。合计:1元整。市委机关央视剧组能吃饱吃好,才5元(实际8元)钱一天。旅游点吃饭、喝用茶都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掏出自带的印制有“毛周朱刘”四位伟人头像的,两张壹百元钞票即00元准备将钱付了。但老徐同样不准许,他说央视剧组来清城山拍片,就算管理局招待!不过这钱他同样还不能付,因为身上没有带。那位手持菜间的中年坤道家,向老徐央求说徐科长请你签个字总行么?这时我才知道徐是管理局的科长。

老徐接过坤道家递的菜单和圆珠笔,马马虎虎地写上,“央视剧组拍土地爷开销”!在四周人们不满的神情中,剧组人沿刚才下来的阶梯走上去,现在由老徐和我带着他们参观。胖阿姨、小虎、小燕都留下,陪扮演土地爷的张姓老人。映红说要先看四川省委杨书记,拨款修的住宿楼标间?陈步说要先看那块唐碑?我告诉说不用争都在附近不远处。我带着剧组人将本章节,前面提到的景观都看了一遍,同时老徐和我客串导游,就自己知道的作一番讲解。

映红、陈步领着剧组人,由老徐和我带头,苟小美母子跟随着。我们首先参拜了三清大殿上着金身的,太清、上清、玉清祖师。老徐指着殿堂高处悬挂“丹台碧洞”的牌匾说,那是清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从此后这清城山上的道家,就叫丹台碧洞宗,传到现在傅元天大师为1代。牌匾旁边的莲花浮雕屏为明代遗留的,197年中国广交会的时候,有美国商人要用万美金购买!我们没有答应,陈步接上去说卖了就是卖国。

这群人去古银杏那里,看了省委杨书记拨款修的两层标间住宿楼。在这里映红赞叹四川大省,省委杨书记能考虑到这些真不容易。北京市文化局的那位,将沿途所见都拍摄进自己的照像机。他接上去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不把这些问题考虑在先,等到一把火烧起来后悔也来不及。最多判当事人的徒刑,但是实际上已经于事无补。

听这么说我想起进山时讲过的,原本属于清城山的长生宫,湔县时候清城山最大的宫观。唐代诗人白居易将之写进自己诗中!文革期间将这座宫观交给县养鹿场,存放喂鹿子的青岗树叶。结果是看守人抽烟失火,烧掉和三清大殿差不多的长生殿!还烧死几棵千年桢楠,烧坏两尊唐代的石狮。当事人虽然也被判刑!但是古迹永远挽不回来。还有峨眉山金顶古建筑,也在文革期间被烧,很可能这些事刺激了省委杨书记!他才能在百废待兴的时候,拨出大笔款项,为天师洞修游客食堂和住宿楼。

在唐碑那里我根据碑上的内容讲解:因为武则天当大周皇帝,以武周代替李唐,社会上的信仰也由道教改为佛教。山外飞赴寺的和尚趁早机作恶,将常道观抢去作为佛教寺庙。唐代的时候门阀地主阶级势力大,人们讲地位比出身,开国皇帝的李姓还不能排名第一!李渊、李世民父子,为了抬高自家的出身,曾经和道教创始人李耳攀亲。说唐代之前千多年的李耳是自己的本家,这样才做到在全国排名第一,所以李唐帝王都信道。唐玄宗当上皇帝后,于开元十二年(74年)诏书地方军政长官:“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将飞赴寺僧人赶出清城山。此后历代都大致依照此规矩,道家庙宇在山里,佛教寺庙在山外和山后。

所谓飞赴寺是这样来的,庙址就在清城山口外,向上1公里多的地方。早些年庙宇就不存在了!当年寺庙中有一口旱井,据说和尚钻到井中;就能飞到京城长安,取回那里的东西。玩笑而已如果真能飞何必钻地下?从空中直接飞岂不更好?

在洗心池、三岛石那里,北京市文化局喜欢照像的那位,拍了许多局部镜头。他解释说照像既要有广角又要有局部,成像后才能交映生辉互相比美。陈步则说这地方拍匪警片那才叫好!

我们又重新回到三清大殿的时候,这里已经钟、磬、鼓都敲击开来。天师洞的可能还有其他宫观的,几十单乾坤道家都穿上斋醮仪式的服装,集合在殿前向着三清祖师顶礼膜拜。一位人尚年青的坤道人称吴师哥,她是天师洞的当家。整个清城山的当家是傅元天大师,今天可能有事没有现身。现在吴师哥走上前来先向苟小美、向我,然后向映红、陈步,请求把道家的仪式拍进片子里去。央视剧组两位导演马上答应!于是抬滑杆的几位山民,由陈步带领下到食堂。将几乘装载箱子和道具的滑杆抬上来,留守在那里的人也上来。映红指点由土地爷、小虎、小燕主演,以道家仪式为背景的拍片又开始,。

游人们都在殿前坝子里静观,吴师哥带领众道家的参拜仪式庄严肃穆。这位时年0多岁的坤道,有青春的容貌、傲人的身材、满头的黑发。现在她身披斋醮道袍,就象一位天上下凡的仙子一样。由于长期道家文化的熏陶,再由于清城山水的抚育,吴师哥举手投足都有一种神韵。当年一本期刊曾将用吴师哥的照片,作过一期杂志的封面。照片上面吴师哥正在摆弄碗盏,就象仙家布置神仙聚会的席桌一样。诗云:

清城之上彩云归,仙子乘风下翠薇。

百里山川景色媚,万朵红霞尽光辉。

据影视名星林青霞回忆,她“青霞“的名字,来自出生前母亲做的一个梦:一位来自清城山的仙子,霞光万道出现在自己的家中……。

这组镜头拍摄完结,映红忽然问吴师哥出家几年了?吴师哥说自己道家学校毕业,相当于中专生学历,0岁就到这山上的宫观来了。映红又问为什么出家?吴师哥说她拒绝回答个人问题。天师洞的拍摄活动结束,央视剧组的人,以及机子、箱子、道具等又各归其位。大家有的走路、有的乘座滑杆朝上清宫前行,那里还要拍摄进片子里,整个这节电视片才算完美。(文庙山居)(未完待续)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我的绝色总裁老婆间谍的战争长宁帝军我的混沌城万古神帝从斗罗开始的浪人逆剑狂神我的细胞监狱踏星
相关推荐:
木叶之雏田大小姐有点凶从手机开始的平价商业帝国我哥说他是皇帝地球OL编辑器总裁秘书在点家文里女装穿成龙傲天早夭的妹妹洪荒:从后羿拜师开始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舞台上穿越的我爆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