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同办公室的老廖。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市委机关的秘书之一、宣传部的工作

(内容简介:市委宣传部的工作范围较宽,一是可以在全市范围内相对走动,二是沾光市教育局的旅行团外出去了次北京。)

目录

1、同办公室的老廖1…………………10

、市委宣传部的人员11………………19

、虹口之行0…………………………7

4、北京参观8…………………………7

5、再见梅同学8………………………4

***********************************************************

1、同办公室的老廖。

(内容提要:说到中心组学习之前,有必要先交待我在市委宣传部的,一些相关工作和个人生活情况。)

我于1984在四川师范大学政教系干部专修科毕业,当年回县委机关工作被分配到宣传部。这年代的人都免不了,当知青、招工、就业等。我自己也是1966年,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遇十年期间。年后1969年元月下乡当知青,年后1970年1月招工。最先在县氮肥厂当工人,1971年元月调县革命委员会,先做交通员、后当打字员。198年推荐考试,入学川师大政教系年制干部专修科,毕业后回来工作也是轻车熟路。虽然部门换了但领导和同事,都是多年认识的熟人,也没有什么不相适应的。

1979年我结婚,爱人是城区边灌口镇小学的教师,1980年有了一个女儿。这年头独生子女政策贯彻得很彻底,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机关分管同志已经将相关证件,甚至每月5元钱独生子女补助等,都给我到位交到手上了。这也没有什么!反正一是国家政策,二是经济也不允许再生孩子。这时候我的月工资40元,爱人5元,加上孩子一家人渡日而已。好在父母都有适当收入,不耐需要瞻养;弟妹也各有工作,互相走动而已。我自己安心工作即行!

需要向阅者交待的是,我于1969年初知青下乡,在幸福公社幸福大队4队。1970年底招工县氮肥厂月工资15元;1971年初调县革委,先做交通员骑自行车送信;后做打字员每天打印文件,这时候的月工资5元。197年转正定级0.50元!1975年因工作出色,在机关10名竞争者中;唯一调高为40元,其余9人皆为5元。然后1984年才调资为45元,此后工资逐年都有些增加。1986年任宣传部秘书时,工资60多元;1988年初80多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10元;000年的时候600多元,010年退休时近000元。

1984年这时候的县委宣传部,在县委6层办公楼的底层,和县委办公室同处一层楼。这6层办公大楼靠“陆海苑”,每层楼的最边上为男女厕所。县委机关各部门,其中县委办公室很忙。县委办的秘书苟小美是个长相好,但有些脾气的女同志。县委办的总务室,为机关所有人必须去的地方,最起码每个月要在那里领工资。这里的邓会计精明强干,把他经管的一切都料理得很好。宣传部分管文教、卫生、广播新闻工作也忙。有正副部长各一人、秘书一个,然后坐办公室、理论、宣传、新闻、人事干事各一个合计8人。我来了后就有9个人,另有文印室打字兼油印的一人,共计共10人。领导安排我搞理论工作,这样一来理论干事就有人。后来市上在宣传部设立文联,从市群众艺术馆调来一位姓吴的画家。只是他没有干多久,享受0年工龄提前退休的政策,自己带徒弟搞绘画创作去了。

县委办公楼的二楼是组织部和县纪委,工作性质决定他们都很严肃。三楼是市统战部、和市总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几家部门,他们工作嘻嘻哈哈的时候多。四楼是县委政策研究室,宣传部的图书室,以及理论科的办公室。将理论科放在四楼,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这个科要动笔写文章。五楼即县委的会议室,六楼为县委机要局,有些有线和无线通讯设施上达下联。县委各办公室都是些藤条编织的椅子,但这种椅子使用久了会窝下去坐着不舒服。市委办因此统一还添置些层板的折叠椅子,这种椅子坐着好一些。

对于县委办公楼的6个层,当年人们这样形容的:一楼忙碌,二楼严肃;三楼活泼,四楼冷落;五楼空着,六楼神秘。这时候大学学历还被人们普遍看重,因为宣传部人多数有大学学历,因为还被人们称作:大学生部!

县委大门朝向北街,机关院落左边井福街,右边瑞莲街。如果在院落内向南穿过政府大院,即是幸福路的衙门口。县委、县政府的整个院落,据史料自元代起就是县衙门。现在分成县委、政府两个相通的院子。县委机关这边,共4个相连的四合院。一是县委机关大院,主楼还是那幢连底6层的大楼,配套有相关的伙食团和门卫室等。县委伙食团有事务长、厨房师傅,以及几个男女招待员。门卫室由一个姓杨的退休工人,白天晚上在这里照料。二是大门开在瑞莲街,为机关同志们的宿舍。后面章节中出现的驾驶员,黄、杨两位师傅都在这里面居住。另有一位姓郑的师傅,家住北街再向前,外北街的政府宿舍。三是小四合院门在机关内部,县委迟书记、和纪委张书记在这里居住。县委常委会议室也在这院落中,中心组的学习多数在此。县党史办公室,收发文件的县保密局也在这院落里。四是和县委机关相连“陆海苑”招待所,这里有会议室、餐厅、和几十间大小房间,能住宿50人左右。

关于面向瑞莲街的县委新建家属院,这院落和市委大院封断了,居住的人上班进出要经市委大门。迟书记家的两层小楼也在这里。上下共00多平方米,有阳台种植了不少兰草。此外县委后来是市委,在距离大门约100米有处北街5号院。里面也住有几十户人家,人员多是刚解放至改革开放前,机关工作人员的后代。部分在岗工作人员,也有在这院落中居住的,我自己便是其中之一。

“陆海苑”的名称来自《华阳国志》,其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形容四川盆地象海一样无所不有。县委内部招待所这处院落,有修剪整齐的万年青巷道,还有棋柑等等树木花卉,所以取名为“陆海苑”。原先这里是湔县县委、政府,接待国内外宾客的场所。人们所知的赵紫阳、华国锋、毛岸青等人,还有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女儿、女婿等都在这里用餐、喝茶、休息过。

从“陆海苑”经一道圆门穿过去,即是县政府的后院,古县衙时候叫花厅。再向前为县政府的大院,有一幢同样6层的大办公楼,和附属的食堂、停车场等等。县政府的大门朝向幸福路,要经过一段近百米的通道。通道两边左为县公安局,右为县检察院。再出来左转为瑞莲街,向右经过幸福路的一段即到井福街。前面说了过去这里叫衙门口,县委、政府所在地为元代以来,已经有600多年历史的县衙。十年期间一元化领导时,县委政府连在一起。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政分家从中间分成两边,但是工作实际是紧紧联系在一起。(1988年5月,经上面批准撤销湔县设立湔江堰市,上面的提到的县统统改称为市。)

时间进入0世纪80年代,大量的外事接待活动,已经由柳河、金叶等宾馆等地方承担。“陆海苑”这里也仅仅内部接待,上边部门或新闻单位的同志。如果面向县委机关的大门,右边为县委食堂和收发门卫室;左边为原农副土特产公司的,三层楼房现在已经交给县委。里面主是县上办报的地方报社,和杂志社两家在在使用。后来根据上面的指示,宣传部办起了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成都分院湔县辅导站,也在这幢楼房办公和授课。

出大门左边即书院街,只几十米即井福街口;向前约100多米为文庙街口,再向前100多米为文庙山街。市属湔江堰中学(简称湔中下同),在书院街和文庙山街之间。以街道划分左面为校址,右面为教师宿舍。前面说了出市委大门向前即北街,间隔约100米右边为北街5号院。大院里共住宿0多户人,刚解放的时候这里是县委的家属院。现在是当年县委机关人的后代,他们多数不在县委工作。我由领导安排在这院落中,住二套一的宿舍一家三口足够。县委井福街还有幢宿舍,那里五层楼住0家人。

0世纪七十年代末党政分家,县委和政府已经分开,县政府那幢6层大楼也是新修的。有关生产活动的部门,如农业、工业、财贸、计划、民政、劳动等都划在那一边。到了八十年代又成立人大、政协,这样县上就有四大班子。不过之前一元化领导,即县委、县革委合署办公时,全机关共计约150人。那时候泽东主席还指示:精简机构、下放科室人员。分成四大班子后,机关人员翻一倍还有多!时间再到000年之后,四大班子已经有600多人,这还不算许多衍生出的来局、委、办等等。

……。

1984年上班后我才知道,和我在四楼同办公室,另一位姓廖的理论干事之境况不妙!他40多岁家里三个孩子,但正在和爱人分居冷战。他多次上法院离婚,都没有被批准!又过些年法院通过离婚,已经是总共拖拉1年。人们玩笑话说:抗日战争8年,国共内战4年,老廖的离婚等于打了两场大战!这种情况下的人要很好工作也有困难,因此领导把我加强到理论工作上来。平心而论老廖原先的工作不错,他主持编撰的《湔县民间故事集》,得到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好评。这书我保存有一本,看过之后放在办公室偶尔翻阅。

县委宣传部的理论工作,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多看些书报、杂志,浏览允许看的全部文件、材料。结合县上的工作写些简报,参加领导讲话的起草,按领导的安排搞点调查研究等。这年的宣传部有几万册书的图书室!过去在县委办公室的时候,来看书、借书都要求情。现在我基本上是这批图书的主人!每天尽情地看就是了。组织部领导安派我去宣传部的时候,曾说过宣传部工作看书也是上班。

和老廖同处办公室后,我对他坚决要求离婚的些了解。老廖湔县中兴镇人,原本是天之骄子的飞行员!1964年湔县有两人考取航校,一个为老廖、另一个姓陈,毕业后都在空军部队服役。陈飞行员在上海空军,后改行干领航工作、老廖在广州空军战斗机、轰炸机都驾驶过。1974年元月西沙之战的时候,老廖曾以营级干部之身,担任某机场的的塔台指挥。大群战机在他的呼叫声中,雷霆万钧飞来飞去,其感受非常人能够体会!

听老廖说当时中国整个南方,各大军区空军,海军各舰队都紧张备战!西沙群岛主体分为宣德(主岛永兴)和永乐两处群岛,永兴岛由我军占据。永乐群岛的甘泉岛、珊瑚岛及金银岛三岛被南越侵占。海战打起来,南越军队参战的4艘舰艇,总吨位近6000吨。我解放军4艘舰艇总吨位才1700余吨,加上增援的艘舰艇合计50吨。(014年8月中央电视台节目中,当年参战的中方人员说,中方6艘舰艇就有4艘是猎潜艇。那是因为中苏关系紧张,而苏方潜艇很多。曾经有苏方潜艇在中方海域搁浅,还被中国渔民用渔网罩着过,中国搞猎潜艇是为应对苏联威胁。)

战斗结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被击伤舰艇4艘,其中一艘扫雷舰被击伤后抢滩成功。南越海军一艘护卫舰(怒涛号,650吨)被击沉,其余艘军舰被击伤。在中国军队收复甘泉岛、珊瑚岛及金银岛三岛,整个西沙群岛回归祖国怀抱。

因为美国、越南(北越)197年1月签署《巴黎协定》。几个月后美军近60万人撤走,但大量装备都留给南越政权。美几艘航空母舰还在南海,距离西沙不远的地方。搞不好就会和美海空军打起来!幸好我海军虎口拔牙,以6只几百吨的小艇,击沉、击伤、打退,南越4只美制大军舰。打赢了这一仗!将西方沙群岛中,被南越侵占的永乐群岛全部争夺回来。

这里的插曲是:本来理论燃油数据,我空军的歼七、歼六战机,不能飞到西沙群岛上空。指挥战斗的叶剑英元帅下令,就是掉到海里也得飞!我大量渔船即民兵也到海上布置,准备救援掉到海里的空军飞行员。接下来的实际表明,我空军战斗机能够飞达西沙,还能制空分多钟。有战斗机掩护轰炸机也出动!我空军的战斗、轰炸混编大机群,那段日子在西沙上空。白天扔烟幕弹,黑夜打照明弹耀武扬威。我海军东海舰队也出动,增援4艘导弹驱逐舰到西沙海域。据当年的报刊杂志载,为了不延误战机,这4艘军舰第一次通过台湾海峡!没有绕道我海军通常走的巴士海峡,如果从那里走要多花费时间。对这件事现在有人说台湾故意放行,也有人说台湾不敢惹我海军。总之不争的事实是,我海空军的强大力量汇聚西沙海域,将蠢蠢欲动的南越海空军吓倒!

可惜这年4月批林批孔发生!全国人民关注海洋的目光,被孔夫子、少正卯,儒家、法家的故事取代。另一方面因台湾当局占领太平岛,南沙群岛的制海权实际上在他们手中。在在美国的主导下,台湾和南越有同盟关系。《参考消息》载南越军队占领岛屿,他们只是要说服别人离开。如果中共军队上去就要开枪炮打死!南越军乘机大量侵占我南沙岛礁,不久转手交给越南。最终造成现在越南占我岛屿4个、沙洲个,礁石0余个的局面。

老廖说自己这辈子吃亏在找对象这件事上?广州军区空军的时候,部队机场驻广州附近。但广州的女孩不容易瞧上他,因为四川地处内陆太偏远。由于某种同样的原因,部队的女军医、女护士虽然亲近飞行员。但谈婚论嫁的时候,别人也都避而远之。一气之下老廖回老家探亲,经人介绍找了现在的老婆,她和老廖家同在湔县中兴镇乡下。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城乡差别很大很大!但当时政策飞行员的爱人,可以迁往任何服役的城市。女方也高高兴兴和老廖结婚,然后将自己的农村户口,迁移到老廖服役的广州。爱人由领导安排,在空军机场军人服务社工作。老廖驾机或塔台战备值勤,几年下来两人在广州生育了三孩子。

空军飞行员服役0年后,可以在服役地安排转业!如果这家人在广州落户,赶上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老廖全家就都达发了。但天有不测风云不知怎么回事,爱人脾气越来越暴躁。她特别喜欢和老廖吵闹!有理论认为农村女人进城的第一代,三条理由决定她们要吵闹。一是农村环境好,城市环境差;二是农村劳动强度小,城市劳动强度大;三是农村人际关系简单,城市人际关系复杂。老廖住家的军人宿舍,两边隔壁邻居:一是飞行团长、一是飞行团政委。这家吵得别人心烦意乱!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老廖被转业回湔县,全家5口也都带回来了。

最初是老廖安排在县商业局,爱人安排在城关某百货商店,儿女上完中学也在县上的单位就业。因老廖文笔可以讲话还行,不久调县委宣传部搞理论工作。我来宣传部的时候,老廖已经和爱人分居几年!离婚申述被县法院驳回后,按法律要两年后才能再申述。老廖已经被驳回两次,所以和爱人仍然冷战着。井福街的宿舍由名义上的爱人,和他(她)们的三个孩子居住。老廖住中兴乡下自家,每天骑自行车来上班。又过了几年上面有提前退休的政策,老廖享受政策提前退休。大概又过时候离婚申述才被法院批准,这时候他已经60岁了。听说干过个体生意一类的,但总的说来好象成功不大。他爱人自然是年龄到了退休,孩子们单位改制后也都下岗自谋职业。

和老廖同年考取航校的陈姓人,爱人是湔县城关赵卖面的。陈任飞行员时,曾来成都1厂(现成都飞机公司)接受歼六战机。之后陈就职于驻上海的某舰队司令部,任领航科任副科长(副团级)。1970年这天美高空无人侦察机一架,进入我华东领空侦察。据陈讲当天他们领航科,由陈带领共人值班。发现美军机后在当时的条件下用计算尺,算出美机航线、高度、航速等参数。由于美机的高度,在我歼六战机能够达到的之上!陈指挥我空军飞行员滑跃飞升。冒着失速的掉上来的危险,借助惯性接近美机然后开炮将其击落。事后陈被评为海军学主席著作先进分子,在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等的接见,其合影照片至今保留在家人手中。

陈退役后转业在上海铁路局,曾任局纪委副书记:爱人原在湔江堰城关,地方国营“赵卖面”任经理后随军上海。陈夫妻俩共育有子女4人,孩子们在城关二小(太平街小学)上学,后来也都随军在上海。000年后两个定居在美国,两个安家于上海。010年世博会期间,笔者在上海参观曾于上海静安区党校附近的,一家川菜馆与陈的女儿、某化工公司的陈副总理偶然相遇。千里他乡遇故人,大家都谈得很拢。

我们都见到时年40多岁的陈总经理,头上烫发身着风衣,一幅雍容华贵很是干练的样子。据了解陈副总经理很幸运,早就是千万富翁了!她听说故乡人来,高兴地向我们一行人敬酒,还要免去我们这桌的餐费!最后留下名片希望有事联络。两相对比老廖一家太亏了!因为改革开放广州先走一步,这时候经济比上海还发达。如果说老廖一家在广州安家,他们及其子女发达的程度,不会比陈姓人差。这正好应证一句名言: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文庙山居)(未完待续)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我的绝色总裁老婆间谍的战争长宁帝军我的混沌城万古神帝从斗罗开始的浪人逆剑狂神我的细胞监狱踏星
相关推荐:
木叶之雏田大小姐有点凶从手机开始的平价商业帝国我哥说他是皇帝地球OL编辑器总裁秘书在点家文里女装穿成龙傲天早夭的妹妹洪荒:从后羿拜师开始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舞台上穿越的我爆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