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伟哉湖南(上)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市委机关的秘书之十、江西提车(下)

(内容简介:我们一行5人的驾驶新车返程活动,有点象现在的红色旅游。虽然由于车况和技术两方面的原因,行程不太顺利,但是我们的旅游相当成功。)

0、伟哉湖南(上)……………………10

1、伟哉湖南(中)11……………………19

、伟哉湖南(下)0……………………7

、雷锋纪念馆(上)8……………………4

4、雷锋纪念馆(下)5……………………4

5、少奇故居(上)4……………………50

6、少奇故居(中)51……………………57

7、少奇故居(下)58……………………66

8、瞻仰韶山(上)67……………………74

9、瞻仰韶山(中)75……………………8

0、瞻仰韶山(下)84……………………9

1、回程路上(上)94……………………10

、回程路上(中)10……………………109

、回程路上(下)110……………………118

4、参观遵义(上)119……………………17

5、参观遵义(中)18……………………19

6、参观遵义(下)140……………………147

7、回川之路148……………………………157

8、难忘綦江(上)158……………………164

9、难忘綦江(下)165……………………171

40、回到湔江堰市(上)17………………178

41、回到湔江堰市(下)179………………186

****************************************************************************

0、伟哉湖南(上)

(内容提要:我们一行在长沙县得到盛情款待,县委办派专人导游,参观了几处闻名的景点。)

早饭后一辆长沙县委的丰田轿车驶来,车上一个青春靓丽的姑娘,和一个穿劳动布工作服的年青驾驶员。那位姑娘外穿西装、内着花衬衣、脚下高跟鞋,穿戴打扮也不如苟小美。但是湘女多情她的左顾右盼,一频一皱都很有韵味。有书籍载解放战争后期,东北四野大军,从白山黑水打到海南岛。纵横全中国只有经过湖南时,部队出现不少逃兵,究其原因是——湘女多情!

曾主任向苟、也向我和郭介绍,姑娘和驾驶员是长沙县委办搞接待的,其中姑娘也姓曾叫她小曾好了。因为这女子长得很秀气,我内心宁愿叫她小珍。珍姑娘和我们5人轮流握手,我只是向着她笑了笑,苟小美就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她说注意自己的形象,你现在代表四川省湔江堰市!苟的话把曾主任等都逗笑了,也把珍姑娘说得不好意思。我只好说爱美之心人人皆有,湖南是芙蓉国,这里女子都是芙蓉花仙。

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八千湘女赴新疆的壮举!新疆国土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六分之一有漫长的边防线,和前苏联接壤有极其复杂的中苏关系。建国初驻扎新疆的人民解放军总数达0万人,其中10万人就地转业为生产建设兵团。他们和没有转业的部队一道,屯垦戍边保家卫国。生产建设兵团沿中苏边界分布,将两国的民众也将对方的军队分隔开,从而避免了无数扯不清的问题。由于长期的革命战争,部队的军官、战斗英雄许多都还没有成家,当时的新疆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女性嫁给他们。“没有老婆安不下心,没有儿子扎不下根”。同是湖南人的王震将军率军进疆!这时他出主意以招女兵的名义,前后从湖南招来八千湘女。让她们“先结婚后恋爱”,嫁给部队的军官和英雄们。此举成功后紧接着又从山东、河南等地,招收万千女性到来,生产建设兵团等戍边官兵的婚配问题才得到解决。

机关工作的时候,我曾听当事知情人讲过其中之一。新疆某地的院落里两幢两层的大楼,一边住允许结婚的军官和英雄们,一边住新招收来的湘女们。首长命令一个星期之内各自找好对象!于是住男子的楼房没有什么,住女子的楼房每天晚上灯火通明,女子们吵成一团不知争论些什么?时间到了所有的男女都执行命令,各自组建成“先结婚后恋爱”的家庭。006年1月1日湖南长沙,隆重举行“湘女石”揭幕盛典。屹立在长沙湘江畔的“湘女石”,采集自新疆哈密重达百吨以上,将成为纪念当年离湘赴疆的八千湘女奉献、付出的丰碑。当年湘女们“既是此身许塞外,宜红柳,似白杨!……”现在她们“精神灵魂回故乡,伴三湘,守四水……”成为鼓励人民奋发前进的象征。

回头说1990年10月的这天,小珍向曾主任汇报说上午半天时间短。上午半天时间能看的只有:马王堆博物馆、清水塘纪念馆、橘子洲等几个地方。曾主任叫她抓紧时间,中午来招待所一起就餐。于是我们一行人都各自上车,告别曾主任等人后,昌河车跟着丰田车出招待所大门前行。

两辆车先到马王堆汉墓博物馆,下车后珍姑娘把我们召集在一起。那位身穿劳动布工作服的驾驶员不愿意进去,他说每次去看那具女尸,心里都极不舒服。珍姑娘为我们签字免了门票,我看到她身上的西服质地为毛蓝华达呢!赞扬姑娘穿得好,她客气地说这是县委给接待人员定做的工作服。

网络载: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西岸、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属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原属东屯渡乡)。原为河湾平地中隆起的一个大土堆,据地方志记载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0余米。两冢顶部平圆、底部相连、形似马鞍,故也有人称其为马鞍堆。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的家族墓地,197年至1974年,先后在此地挖掘出土三座汉墓。三座墓中以一号墓规模最大,墓坑南北长19.5米,东西宽达17.8米,深16米。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一号墓里大量珍贵的丝织品保护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其中一件素纱襌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该衣长1.8米,且有长袖重量仅49克;织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

根据漆器款识、封泥、印章等推断,一号墓为利苍之妻,二号墓为利苍本人,三号墓则是利苍之子。三座墓葬的时间,距今约000多年。

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0米,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外椁、中椁、内椁)、三棺(外棺、中棺、内棺),以及垫木所组成。耗巨大木材100立方米以上!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0-40厘米,约1万余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10厘米。棺内出土了一具保存100多年的完整女尸(利苍的妻子辛追)。尸体长154厘米,外形完整,全身润泽柔软。部分毛发尚存,有的关节可以弯动;许多软组织比较丰满,柔润而有弹性。古尸内脏器官保持了完整的外形,相对位置基本正常。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存时间最长的一具湿尸。

……。

报刊载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时候,周恩来总理曾指示,要将女尸保存00年以上。因为她已经存在两千多年,一定要再有00年。我们都看到女尸在地面以下几十米的储存室,灯光照耀下清晰可见。不过一般人见了尸体,都可能有某种生理反映,所以有人说看了很不舒服。

参观这里可以看到西汉统治者,活着的时候穷奢极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死了也要如此厚葬,得耗费多少民脂民膏?须知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人均寿命只0岁左右!墓主人辛追的一件棉织花衣服,上面的花是类似油印机,一点点印刷上去的。介绍文字说这种工艺操作不容易,成本也确实是太高!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基本上都是统治阶级,不断加重人民负担造成的。群众活不下去的时候,只有造反和统治者同归于尽!

据溥仪(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0月07日~1967年10月17日。1909年岁登基,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称宣统。)《我的前半生》载:小皇帝每顿饭要摆放100多个菜!“如果把我一家六口(包括摄政王和四个太妃)算进去,每月需要三千九百六十斤肉,三百八十八只鸡鸭,其中八百一十斤肉和二百四十只鸡鸭是供我这小皇帝受用的。……再说穿衣的开支吧,皇帝做衣服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我曾经看过一个账单,仅一个月时间,内务府就给我做了皮袄十一件,皮袍褂六件,皮紧身两件,棉衣裤紧身三十件,耗银近三千两。”

须知这些开支还是清王朝被推翻后,溥仪在故宫关着门当小皇帝的时候。

191年宣统帝6岁,国事由已故光绪帝隆裕太后执掌。袁世凯为迫使清廷和平交权,制定了《清室优待条例》。主要内容是:一、溥仪退位后仍保留皇帝尊号,中华民国视同其为如外国的保留君主予以尊重。二、由中华民国每年拨付400万银元做清室的经费。三、清室暂居紫禁城后宫(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除外),以后搬往颐和园居住。该条例同时规定故宫的宝物不得移动!那些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见证。

国民政府履行了这些条例,但这大笔钱尚不够清皇室花销,他们大肆盗窃变卖故宫的宝物。据《我的前半生》载:小皇帝带头,太监、宫女们也不甘落后。偷盗之后还要放火焚烧仓库(一说失火),舆论普遍对其不满。加之1917年7月,张勋拥溥仪复辟过一次后。全国进步力量认为,保留这样一个“皇帝”,不定什么时候还会搞复辟?大都主张将其废为平民。

194年11月5日,这年溥仪18岁。执掌北京的冯玉祥派鹿钟麟,先是以部下四十三团团长韩复榘率部包围皇宫。将警卫皇宫的清室卫队缴了械,并在皇宫北面的景山上架设了大炮,将溥仪一伙驱逐出北京故宫!然后立即令军警将后宫库房,殿宇全部贴上封条。清退宫内太监和宫女,派军警严加守卫,把无数珍宝妥善交予人民。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绝大部分都是那时保存下来的。这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果之一!

话说我们一行人在马王堆的时间不多,珍姑娘带我们去长沙市博物博物馆参观。

网络载:长沙市博物馆位于市中心八一路58号,占地4.6公顷,面积达40000平方米。这里原为清水塘号,其间的泽东、杨开慧同志故居尤其醒目。这里是中共早期湖南党组织所在地,和中共湘区委员会的活动基地,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长沙市博物馆在这里正式成立,现所辖清水塘主馆区、泽东开办的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旧址。

长沙市博物馆馆舍,大都建于上个世纪的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建筑面积有1000余平方米,其中陈列大楼800平方米;文物库房000平方米,毛杨故居旧址00平方米;办公楼1800平方米,仿古碑廊800平方米;门楼及副楼000平方米,茶艺博物馆000平方米。博物馆为国家征集收藏了各级各类文物、照片、图书、文献资料共85000余件。其中出土文物10500余件,流散文物8000余件,字画和近现代文物6500余件;各种历史图书文献资料0000余件,各类照片0000余张。经专家鉴定,共有一级文物87件套,二级文物101件套,三级文物750件套。

作为长沙历史文化的展示中心,长沙市博物馆是青少年活动的基地;是对市民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多年来市博物馆一直是,长沙市文明单位、省文明博物馆。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在这里主要参观毛和杨开慧故居。珍姑娘告诉说,清水塘泽东和杨开慧故居。198年翻修时,人们从墙壁缝找到一叠纸张。上面有杨开慧生前写下隐藏,留给泽东的1万多字毛笔小楷。阅其文同志情、战友情、夫妻情跃然纸上,观者无不动容!整个现场哭声一片。听她说后我也想起,中央电视台报道过这件事。其中:

天阴起朔风,浓寒入饥骨。

念慈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可否痊,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是否亦清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惘怅无己时。

……

播音员也是用哭声宣读上面部分文字的。

珍还讲:开慧还记下毛当时的身体状况,他患着伤风感冒痔疮还有些发。已经是个孩子的父亲抛妻别子,离开城市去农村领导秋收起义!鉴于这种情况杨当然不愿意他走,所以蒙蒙细雨中毛打着伞,身背包袱在家门口站半个小时。原本以为开慧要出门送行,但一直没有见她出来。可能毛也没有料到,此一分手两人竟是永别!

史载:杨开慧将曾经想请她堂弟杨开明,转交给泽东的这封信,和她的日记一起藏在墙缝里。杨开慧在这封信里,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信写到最后她已经有了死亡的预感!信中说:“我总觉得我的颈项上,好像自死神那里,飞来一根毒蛇般的绳索把我缠着。所以不能不早做预备!”这封信是199年月写的,直到190年11月杨开慧被杀。如果不是看了她遗留的日记和信件,没人能知道杨开慧这段时间,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度过的。

信和日记直到198年才被人们发现。许多年后网络上披露,尤其让动情的是,发现者竟然是杨开慧的孙子——毛新宇!是他主持房屋修缮时,从抹着石灰的墙缝里找到的,这里面也许有某种天意?此时泽东也已经作古六年,他生前也未能看见,杨开慧写的最后一封信。杨开慧死后,泽东曾给杨家写信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众所周知从毛的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就能看出他对杨开慧的赞美和痛惜。在诗句中毛的这种思妻之情,毫不掩饰地流露了出来。

这里的历史疑团是,190年红军曾两次攻打长沙。其中之一还是毛亲自率队,毛有无可能关照自己的妻儿老小?

首先1930年7月27日,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彭德怀自述》中说:“我八千人打败三万有余之优势敌军,这在军事史上是不多的。”红军俘敌4000余人,缴枪000余支;筹款40万银元,扩大红军7~8千人;放出政治犯几千人,缴获大批弹药、物资、被服、医药等。7月0日,在长沙组成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新政府没收富户粮食分给贫民,没收军阀及外国公司财产,释放政治犯。坚持10天后因优势敌军围攻,红军被迫从长沙退出。

红一方面军成立后,同年9月10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泽东率军再次攻打长沙。因两次攻城不克,9月1日遂移师江西攻占吉安,扩大了赣南、湘东的红色区域。

这时候杨开慧在故居,位于长沙东北部一隅,60公里之外的长沙县开慧乡(原清泰乡)开慧村板仓屋场。现在这里有杨开慧纪念馆,馆中还有杨开慧的墓地。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在这里诞生,1岁时随家迁居长沙。这之后父亲杨昌济去北京大学任教,她随父亲去过北京居住。197年大革命失败,同年8月长沙市清水塘,送别泽东后杨回故居住。偶尔去长沙清水塘料理,这时的开慧还担负着,中共湘区(包括两湖和江西部分地方)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她的日记和那封信最后隐藏于此,直至190年10月被捕。(文庙山居)(未完待续)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我的绝色总裁老婆间谍的战争长宁帝军我的混沌城万古神帝从斗罗开始的浪人逆剑狂神我的细胞监狱踏星
相关推荐:
木叶之雏田大小姐有点凶从手机开始的平价商业帝国我哥说他是皇帝地球OL编辑器总裁秘书在点家文里女装穿成龙傲天早夭的妹妹洪荒:从后羿拜师开始西游:拜师菩提,喝酒变强舞台上穿越的我爆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