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刘邦递降表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璀璨星光逐渐点亮了天幕,一轮圆月如瑶台明镜般悬于高空。

此时此刻,李战天的招抚令,也发到了各路反王的手中。

不过,接到这招抚令的诸路反王,其态度却不尽相同。

赵王赵歇,接了此令后,直接召集谋臣干将商议对策。

魏王魏豹,则是直接将招抚令“啪嗒”一声摔在了地上。

至于燕王韩广,和大将臧荼一起,于阵前低声私语,暂时不知其态度如何。

而西楚霸王项羽,接了此令后,直接啐了一口,当着西楚军将士的面瞬间将其撕得粉碎。

不仅如此,他还于阵前对李战天百般辱骂,痛斥其居心叵测,是个十足的乱臣贼子。

这一切,自然都被诸路反王及其麾下的将士们看在眼里。

一时间,各路兵马之中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不过,这些话基本上都没什么好话。

然而,在这些分属不同派系的人马当中,却有一路兵马的主帅表现得非常安静。

似乎,这一幕,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一般。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最先和项羽一起,阻止李战天杀入咸阳城的沛公,刘邦。

此时的他,正目光平和地捋须微笑。

那份淡然与洒脱,在咸阳城下的各路起义军首领当中,显得分外的扎眼。

好像,眼前的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似的。

而骑在一匹白色战马上的军师张良,此时的脸上也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这份淡然让人看得是云里雾里。

不过,这样的情形,并不是最让人意外的。

就在刘邦接了李战天以辅政大臣的身份颁发的招抚令后,他立马让人拟了一份回表。

然而,这份回表并不是给李战天的,而是给秦二世胡亥的。

不过,眼下的情形下,胡亥也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象征性人物,真正掌握咸阳城控制权的,还是李战天。

此刻的李战天,暂时待在了嬴阴嫚曾经的住处。

一张古色古香的书案后,李战天正色而坐。

一盏青灯放在书案之上,灯火摇曳下,将他俊朗的脸庞映照得明暗不定。

青灯旁,摆着一张降表,正是刘邦刚刚派人送来的那份。

李战天将这份接受招抚的降表看了又看,最终,他面露了然之色地笑了笑。

刘邦,你果然是个识时务者,如果不是我来了,或许,这天下也就成了你的了。

不过,你递降表递得这么迅速,就不怕其他势力拿你出气吗?

这么想着,李战天凝目思索了片刻,便提笔给刘邦回复了。

意思大概就是同意其归顺大秦,并且按照之前的承诺,封其为砀山王,封地砀山。

当然,李战天还让其速速回封地,其余赏赐随后再行赐予。

刘邦接到回复后,当即是淡然一笑。

随即,他便让人于阵前宣读了李战天的回复。

紧接着,刘邦便和军师张良一起,率领麾下兵马向封地砀山郡而去。

刘邦的这一出,让其余各路人马都是一阵懵圈。

待他们反应过来,刘邦已经带着数万兵马绝尘而去。

不得不说,他的这一动作,对其他反王起到了带动作用。

没过多久,一些势单力薄,人数较少的势力便陆续给李战天上了降表。

当然,李战天也没有因为他们兵马少,就亏待他们。

相反,为了褒奖他们为大秦所做的贡献,李战天通通一视同仁,给了他们相应的封地。

不过,这些封地,不可能像刘邦那样,有足足一郡之大。

更多的情况是,两路人马的统帅共享一地。

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李战天也有私心在里面。

毕竟,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但凡是个正常的人都懂得。

只不过,现在的这些反王,或被这封王之事暂时蒙蔽,或者心里已经有了应付对手的把握。

因此,当他们听闻自己被封了王之后,一个个都屁颠屁颠地领兵回撤。

到后来,即便原本有些犹豫的势力,也按照这一规则办了。

毕竟,从众的心理是大多数人都有的。

就这样,李战天在接受了这些人马的降表之后,一口气封了十三路藩王。

不过,这些封地,除了刘邦的砀山郡之外,基本上都集中在了内史郡附近。

毕竟,如今自己虽然进入了咸阳城,但是,周边并不稳定。

这些势力万人左右的兵马正好是自己慢慢怀柔的对象。

一旦日后再有战事,这些人马将会成为自己抵御外敌的不小助力。

到第二日正午的时候,整个咸阳城下,只剩下了五路人马。

这些人马,分属西楚霸王项羽,魏王魏豹,赵王赵歇,燕王韩广,以及一路人数在一万人上下的势力。

对于这路万人上下的人马,李战天也大致作了了解。

原来,他是曾经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后来被自己趁着夜色枭首的吴芮的后人。

对于他们来说,自己就是他们的死敌。

所以,纵然其他兵马都撤了,这一路人马也断然不会后撤。

至于其他几路人马不撤的原因,李战天也做了些了解。

项羽,是其中最坚决的一部,李战天自问对付他,眼下还没有很好的办法。

而魏王魏豹和赵王赵歇,这两支兵马,他们自己都知道无法成为这万里江山最后的逐鹿者。

只不过,如今有项羽率部在前面扛着,他们纵然内心有想撤的意思,也肯定要多从自己这里多争取些利益。

所以,只要自己给出足够的筹码,相信对方也不会太过坚持。

至于最后一路燕王韩广的兵马,跟其余几路又不太一样。

韩广虽然名义上是燕王,不过,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在燕地起兵伊始,真正带兵打仗,为燕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却不是他,而是其麾下的大将臧荼。

历史上,燕王韩广也正是死在了臧荼的手里。

因此,面对这动机各不相同的几路兵马,李战天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应对之策。

只不过,现在他还想再等等,磨磨他们的性子。

毕竟,只有在等对手接近崩溃边缘的时候再开条件是最好的,那个时候,才是谈判的最佳时机。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我的绝色总裁老婆我的细胞监狱从斗罗开始的浪人间谍的战争踏星长宁帝军我的混沌城逆剑狂神万古神帝
相关推荐:
千万别惹约德尔人我一本正经重生网游大时代社死的我也要谈恋爱移花宫邀月的那些日子穿越之移花接木都市极道医仙元帝亮剑之咱老李真是文化人镜像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