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杈树法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火箭飞向月球需要一定的速度和质量。科学家们经过精密的计算得出结论:火箭的自重至少要达到100万吨以上才能达到符合标准的速度和质量。但如此笨重的庞然大物无论如何也是无法飞上天空的。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科学界都一致认定:火箭根本不可能冲出太空,飞向月球。直到有人提出“分级火箭”的设想,问题才豁然开朗起来。将火箭分成若干级,当第一级将其他级送出大气层时便自行脱落以减轻质量,这样火箭就能轻松地飞向月球了。

分级火箭的设计思想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有了正确的目标之后,要到达目的地,还需要根据所处形势与自身实际情况,把这一目标逐一化整为零,分解开来,变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然后将这些小目标分别完成,最终就可以逼近终极目标了。

有效的目标可以提高工作效能,可以促使自己走向成功,也是考核自己工作效率与效果的重要指标。但是,如果确立了目标,不会分解目标,目标就会成为海市蜃楼。许多人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并不是因为困难太大,而是因为在做事的过程中迷失了目标。

4岁的弗罗伦丝·查德威克是远近闻名的长距离游泳健将,她是世界上第一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195年7月4日清晨,查德威克从卡塔林纳岛上下水,投身于无边无际的太平洋。这一次,她将要创造另一项世界纪录,她的目标是对面1英里的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

这天早上,天气很冷,冰冷的海水冻得她浑身发麻,而且大雾弥漫,她几乎看不到护送她的随从船队和人员。她咬紧牙关坚持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成千上万的观众在电视上看着她,为她加油鼓劲儿。

大约15个小时之后,她又冷又累,疲惫不堪,快要坚持不住了。她呼喊着让人拉她上船。这时,她的母亲在船上告诉她,千万不要放弃,现在离加利福尼亚海岸已经很近了!可是,她一眼望去,除了浓雾还是浓雾,根本看不到陆地的影子。她又坚持游了半个多小时,15小时55分钟之后,她的思想几乎崩溃了,再也没有力气坚持下去了,随从的保护人员终于把她拉上了船。

令她无比难过的是,浓雾散去之后,她才知道,自己上船的地方离海岸仅有半英里的距离。这是她长距离游泳生涯中唯一的一次失败。事后她对采访的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能看见陆地,也许我就不会放弃。”

两个月之后,她重新调整了策略,将全程分成若干个计时点,每到一个计时点家人就向她“报喜”,就这样她成功地游过了这一曾经令她失败的海域。

的确,仅有方向的指引,有时会难以看到成功的彼岸,目标又总是遥不可及,这样很容易导致行动的困难,也容易导致信心的丧失。但若把长期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逐一跨越它,就会轻松许多。

目标多杈树示意图为:叶子代表即时的目标,即现在要去做的每一件事;每一根树枝代表一个小目标;树干代表大目标。在“多杈树”中,大目标与小目标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大目标是小目标的结果;小目标是大目标的条件;小目标的实现之“和”,一定是大目标的实现。

目标多杈树分解有一定技巧:写下一个大目标,然后仔细想一想,要实现该目标的条件是什么?列出所有的必要条件及充分条件。完成这些条件,其实就是达成该大目标之前必须首先达成的小目标。画出每一个小目标,它们就是大目标的第一层“树杈”。接下来,再问要实现这个小目标的条件是什么?列出达成每一个小目标的所有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变成各处小目标的第二层“树杈”……

就按照这种方法,以此类推,直到画出所有的“树叶”——即时目标为止,才算完成该目标的多树杈分解。每一个目标最后都可以被描绘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当然,画完以后还要检查一下,看这棵“大树”有没有疏漏。检查多杈树分解是否充分、完全时,只需反过去,从叶子到树枝再到树干,不断推敲:如果这些小目标均达成,那么大目标一定会达成吗?若“是”,表示分解已完全;若“不一定”,则表明所列的条件(小目标)还不够充分,应继续补充被忽略的树枝。

制订一套完整的达成该目标的行动计划,需要一棵完整的目标多杈树。“多杈树”分解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技巧,是一个极具实用价值的分析问题的工具。任何复杂的问题都能借由它来分析、分解并衍变成若干越来越简单的问题。多加练习定会熟能生巧,多加应用定能得心应手。比如说你的目标是两年内在公司升一级,如何才能做到?再比如说假定你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永久的幸福家庭。什么是幸福家庭?具体量化指标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

再次提示:画“多杈树”的核心技巧是不断自问——达成该目标的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能保证该目标一定达成吗?

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要不断对所作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而这两项评估的核心是评估目标的大小。评估目标是大还是小,先决条件是目标多杈树分解已完全。

评判标准一:目标分解完全后,单位时间无法完成“树叶”所显示的工作量,表明该目标太大,此时就必须要对目标进行调整,否则整个计划都会泡汤。比如,一个业务员的目标是年内收入过1亿元。多杈树分解的结果显示,他每天至少要打万个电话,或者拜访500个客户等。显然单位时间他无法完成该工作量,表明他的这一目标太大。这样的目标不但不能完成,还会挫伤自己的士气。

评判标准二:目标分解完全后,单位时间可轻易完成“树叶”所显示的工作量,表明该目标太小。这样也不合适,目标太小很难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量,也不能调动起你自己的积极性,久而久之还会产生懈怠的心理。比如,一个人定下目标,10年之内薪水提高一倍。多杈树分解的结果显示,他每天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准时上下班,不被炒鱿鱼就行了。因为一般情况下,10年的工资递增是很容易就翻一番的,而且物价的因素也能使薪水自然而然“翻一番”。显然,单位时间内他可轻易完成该工作量,表明该目标太小。这样的目标同样不可取。

为自己每一个目标作系统的评估,以免因目标太大最终无法实现,使自己遭受挫折,亦以免因目标太小而浪费自己的潜能。“梦想”可以始于“拍脑袋”,也可以始于一时的灵感。但是一旦变成必须达成的目标,那么它就是一个严密而科学的理性行为就要努力去实现它。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种种没有预见到的变化,此时如何对既定目标做出积极的调整呢?

第一步:首先应该是修正计划,而不是修正目标。如果更改目标已成为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很可能会让你一事无成。

如果每次遇到困难就修正自己的目标,那么任何目标都是难以达成的。目标一旦确定,绝不可轻易更改,尤其是“终端目标”。英国人有句谚语:“目标刻在水泥上,计划写在沙滩上。”所以,遇到外来情况时可以不断修正的是达成目标的计划,包括到达终端目标之前的各个“路标”——过程目标。

第二步:如果修正计划也依然无法使目标达成,或者说达成目标的希望很小,那就可以退而求其次,修正目标达成的时间。修正计划还无法达成目标根本的原因是,当初制订计划时考虑得还不够周密,可能低估了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难度。一天不行,用两天;一年不行,花两年。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取得成功。

第三步:如果修正实现目标的时限还不行,只好退居“第三防线”,压缩自己的梦想——修正目标的量。不过压缩自己的梦想应该谨慎,作这一决定时,请“三思而行”,并千万告诫自己,不要轻易压缩梦想以适应残酷的现实。否则一遇到困难就压缩梦想,那么梦想也就不能称之为梦想了。应该这样想:不惜一切努力,找寻新的方法以改变现实,达成目标。

第四步:如果实在不能达成时,只好放弃该目标。放弃本身就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你不得不宣告失败。其实失败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目标真的不能达成,就要敢于承认失败,敢于承认失败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因为即使“屡战屡败”,我们仍可以“屡败屡战”。对于成功者而言,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只要你不服输,失败就绝不会是定局。

第五步:确立新的目标。不过,新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吸取上一次失败的教训,尽量制定出最合理的目标,并且坚定不移地去执行。(未完待续)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我的细胞监狱我的绝色总裁老婆间谍的战争逆剑狂神长宁帝军我的混沌城从斗罗开始的浪人万古神帝踏星
相关推荐:
道爷不好惹道爷回来了阴行风水师重生之破茧成蝶至尊武帝女帝养成系统从经纪人到大娱乐家大唐小闲王海贼之亡者归来神级操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