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奸佞所为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清兵入关后,免除了农人的额定赋税,而且推行生息养民的方针,当时的国家呈现了相对的昌盛和稳定,困惑明朝两百年的流散景象也就自然不见了。

其实一个国家说难以治理,是一群庸人,无能之辈的话。

他们穷凶极恶的压榨万民,罗置诸多名目榨干了民众,搞得民不聊生,还诬陷流民是乱寇,是暴民。但是这群失去土地的人民为何在大清初期成为了良民?

事实一个国家很好治理,只要一群执政官本着做人的良心,它什么都好顺理成章。

予民以衣食,他为何造反作乱?

这是很多封建王朝一群昏庸的无能贵族,永远不可能明白的道理。

为何明朝有一大群官员,它还四面楚歌,内忧外患迭起?

那些也是为官的?他又做了什么事情?

是民众刁滑还是他们穷凶极欲?这个一看便知。

当时的明朝它要是任用人才,启用贤良,亦不会有奸臣作乱,党派林立。

明朝的灭亡,注定会是多种因素促成的。

宁锦之战,袁崇焕以锦州为阻挡和消耗后金之地,派赵率教孤守;又吸取明军多次被围城打援的教训,拒绝派主力援锦,只让满桂率骑兵在外围虚应。

当时,后金不过七、八万丁,既无法承担强攻锦州的重大伤亡,也没有长期围困的经济实力,打援不成,无奈撤围。

宁锦大捷后,舆论指责袁崇焕畏敌避战、不救锦州,魏忠贤并没有因为袁崇焕在宁远城给他修生祠而袒护,假公济私,公报私仇将其罢免。

魏忠贤虽然不懂军事,但是此货结党营私倒是很能讲原则。

当时此举一出,大明朝能战的,此后还有几个?

-

天启朝最大的战争失利,是袁应泰丢掉辽阳。

而袁应泰之所以被起用,是因为之前的督师熊延弼遭到了文官集团的弹劾,当时魏忠贤还未掌权,其责任不应该让他来背。

辽阳失陷后,魏忠贤查办了许多当初弹劾熊延弼的文官,固然其中有打击文官集团,借此罗置自己党羽的私心,但是这些文官书生误国,亦确为大弊。

而后魏忠贤立刻起用熊延弼为兵部尚书,之后王化贞失陷广宁,

同在关外的熊延弼也受到株连,被传守九边。

这里熊延弼是受到王化贞的拖累而最终被杀,虽然他是由魏忠贤主张上台的,但九堂会勘定案,实无免死之理,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他不过是被一个人、魏忠贤利用,再被一群人集体踩踏致死的。

魏忠贤它也要用将才和能人为他办事,否则,它靠什么吃饭?

所以党争,是一种祸,它不给你讲公道和正义,它们为祸一朝,打杀四方......。

由此,才有一个国家的灭亡,首先是真理被一群人强暴后的灭亡。

-

魏忠贤接连起用的兵部尚书赵南星、孙承宗及兵部左侍郎袁可立等,都是直臣、能臣,而且是骨子里和自己作对的,但魏忠贤在边关大事上还是容忍了这些清流官员。

毕竟这些人做事可以服众,才能成事。

只是到了天启晏驾前,为了抢班夺权的根本利益,才临时起用了自己的私人崔呈秀,并匆忙让自己的心腹刘廷元,替换掉屡与自己作梗,而将要去南京赴任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的袁可立。

这些情节,都至少说明魏忠贤此人并非一无是处,他亦有爱国之心,无国,则连他都没有,他还不至于什么都不懂,事实比小人还昏聩。其实大奸臣,也是一个人才,不过是不为大义,自取小利之辈。

魏忠贤非因大过,而一无可取,他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一路做到极品太监,也并非一步登天。

因此有关崇祯皇帝在亡国前,又想到了已被自己赐死的魏忠贤的说法,似乎也不无道理。

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

袁崇焕一心献媚魏忠贤并为其建生祠,但魏忠贤发现袁崇焕夸夸其谈好大喜功不堪用,还是即时撤了辽东巡抚袁崇焕。

想想为什么魏忠贤滥权当政时,关宁防线得以组建,基本上没什么人造反,孙承宗修关宁防线不缺钱,袁可立组建和扩大登莱水军后援勉强能跟得上,而东林当政后关宁军防线那么紧张,国内屡次造反?

关于孙承宗与魏忠贤之间,其实是有很多故事情节是有需要补充的。

孙承宗并非魏忠贤不想动,但孙承宗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帝师,而且天启皇帝对孙承宗非常尊崇,魏忠贤屡次想要除去他,但皇帝不允。

还有孙承宗的老相好袁可立,在去登莱之前,也担任过天启皇帝的老师,后来,一系列有关不利于辽东的事件,才为阉党利用,导致孙承宗最终去职。

看来当官的,也是不好算自己前程的,一不留神,人就没有了,还不说道理。

从明朝的经济方面来看,东林党反对向士绅纳税,反对向商人手工业者和矿主纳税,他们我的主战,其实代表了大地主和城市资产阶级,矿业主的利益。

但这实际上变相的使大明帝国财政匮乏。

即使魏忠贤执政几年,坚定地延续了万历的矿监政策,极力向中上层征税,使帝国不至于被财政最终拖垮,崇祯上台重用东林党,撤销了这一政策,和加征三饷,反而从侧面肯定了这一政策的可行性。

这也是把自己的王朝经济,最终逼向一条绝路。

东林党即使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私人经济,也不会向他崇祯缴纳多一分的税收,相反战乱时期,东林党就此形成的新势力,更是坐大地方的军阀势力,导致封建王朝的最终覆灭。

至于此后的反清复明口号,是不是东林党的余党在搞,这个已经不重要了。

当时的明朝正历和野史,也没有证据表明,魏忠贤在执政时有过侵害百姓,肆意杀民的行为,和刘瑾、严嵩等人相比,他其实贪得实在不多,就算相比权势,也没有多大,况且执政时间他也不过区区三年多时间,要说为祸甚烈,实在是一群反对党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魏忠贤还向国家捐款,用自己的私产,资助辽东战事兵器马匹等物品。

这是有历史可查的。

辽东巡抚袁崇焕在献媚魏忠贤的疏中称:“厂臣魏忠贤功在社稷,海内之共见共闻,业已铭刻金石,无容职赘。至其身任边事,誓图恢复,枭灭逆虏,任用刘应乾、陶文、纪用等,而关内外御敌之伏甲、军器、马匹、悬帘等项俱以家资置办,日逐觧来,又助军需。臣方一意巡缉严警,诸营将吏不敢贪懦营私,不敢馈遗隐串,改虚为实,化贾为真;易怯而勇,以有今日。从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通侯之世赏宜也!”

这些文字摘录自《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卷十二》。

无论魏忠贤是不是虚假作为,它毕竟作为了。其它的人并没有此例。但是他们有脸说别人贪。

-

两浙受灾时期,魏忠贤主张,免除为皇家输送物品的专营户,向内库交纳的孝敬费用。

征用物品入库,须交纳小费,以便验收合格,这是明朝管库太监创制的恶例。

废除这个恶例,魏公公也算多了一件德政。

甲字库是保管染料、布匹、中草药的部门,里面存放的物料,都是由江南一带“岁供”上来的,内廷各监(二十四衙门)要是有用到的,就可奏准领取。(未完待续)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间谍的战争我的细胞监狱从斗罗开始的浪人逆剑狂神我的绝色总裁老婆我的混沌城长宁帝军踏星万古神帝
相关推荐:
溺爱孕夫电影黑科技侏罗纪公墓寂灭战皇绝世战皇战奴皇后原始战皇大神养成计划幽冥之书何盛唐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