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武周王朝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自从当了驸马后,我更是闭门在家,极少上朝。

毕竟身为太傅,皇帝李显都被贬走了,我这个太傅还太傅个球?

何况在当时的朝阁上,我也懒得看到来俊臣,索元礼之流的猴子嘴脸。

直到他们被杀,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命人凿白石为文......

“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号称在洛水中发现,献给武则天。

武则天随后让一群导演好了的群臣,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于是在天授元年(690年)。

武则天事实处理掉了李氏家族诸王,杀了各位皇子和公主此后。

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载初二年(691年)七月,法明等佛教主持,撰《大云经》四卷,说里面的佛祖预言,武则天是弥勒佛的化身下凡,应作为天下主人,武则天于是下令,颁行《大云经》四卷于天下。

命两京诸州,各罗置大云寺一所,藏《大云经》,命僧人讲解,并将佛教的地位就此提高在道教之上。

道家的人也是醉了,修道的人,拍马屁也不至于搞成这样吧?

九月,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说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

于是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共六万余人,亦上表请改国号。

武后准所请,改唐为周,改元天授。

尊号圣神皇帝,改元天授,但仍以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周文王曰:始祖文皇帝。

立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其余武氏多人为王及长公主。

长寿元年(69年)九月,武则天派王孝杰与阿史那忠节率军出征西北。

十月二十五日,王孝杰大破吐善,收复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安西四镇,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当时在群臣一致反对用兵的情况下,武则天毅然对安西四镇增兵三万。

这一措施使安西四镇从此安定,直到唐玄宗时再无反复。

但是长寿二年(69年)正月初三。

武则天听信谗言,杀皇嗣李旦的妃子刘氏、德妃窦氏,......李旦几遭诬陷,险些受祸。

这不是我出面阻拦,李旦都被诛杀了。

这也是后来李显要弟弟当皇室的王,他不肯的缘由,他自己此前的嫔妃都保不住,当王?还是草民,有区别?

李旦的妃子刘氏、德妃窦氏,死的时候,都不知道祸事是如何横飞而来的......所以身在帝皇家,亦不保险。

初七,又降封李旦之子皇孙李成器、恒王李成义等为郡王。

其实这是加封的武家族人,在搞权斗的一种。他们把矛头指向李旦和他身边无辜的女人,也是做人的一种德行。

害死别人,成就自己,势必也成为后面很多恶人养成的一种习惯了。

九月初九,武则天加号“金轮圣神皇帝”,制作金轮、白象等“七宝”。

十四日,武则天又为其曾祖父、祖父及父亲加谥。

这群朝官一天到晚,都在想办法逢迎武则天的喜好。猜度她的想法来为自己加官和赢得好处。

我想着这些官员也是甚为恶心。

长寿三年(694年),武三思率四夷首领,请以铜铁铸天枢,立于端门外,以歌颂武则天的功德。

武则天还亲题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天枢铸造历时八月而成,高一丈,用铜铁二百万斤。

天册万岁元年(695年)正月初二。

武则天加号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

虽然大周朝此刻群臣百事不为,绕着武则天在溜须拍马,但是地方上呢?

五月,契丹首领李尽忠、孙万荣率兵起义,攻陷营州,杀都督赵文翙。

武则天派将军曹仁节、张玄遇、李多祚等率兵征讨。

曹仁节等人被朝中小人出卖消息,由于误中吐蕃伏兵,全军覆没。

接着,武氏再派武攸宜、王孝杰等率兵讨伐,均大败而归。

神功元年(697年)四月,武则天没有计策了,在朝两千多大周官员,一个都不带敢放屁的......。

她让太平公主到长安的驸马府,请我进洛阳宫。

用她的皇帝车撵去接的我。

我在进宫后,看着数千朝官是脸色铁青,没有颜色。

只是写了几个人的名字,回拜后,回身就走。

于是此后,武则天又派武懿宗、娄师德、沙咤忠义率兵二十万,讨伐契丹。

六月,孙万荣兵败被杀,契丹余众归降于突厥。

同年,酷吏来俊臣,欲罗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又欲诬李旦、李显与南北衙共同谋反,拟一网打尽。

武氏诸王与此刻的太平公主都十分害怕,共同揭发其来俊臣罪行。

但是武则天会杀自己的孩子么?

还要杀了我的妻子,她喜欢的女儿,太平公主?

武皇看着我,最终她明白了我说的话:“疯狗是养不家的,它疯了谁都咬。”

武皇动了灭来俊臣的心,因为后面就剩她本人没被咬了。

来俊臣事发,下狱后不久,腰斩与市集,处以极刑此后,仇家赶来争食其肉,不一会就把骨头剔尽。

来俊臣凶狡贪暴网罗无辜,织成反状,杀人不可胜计,“赃贿如山,冤魂塞路”。

武则天亦知天下愤怨,下令历数其罪状,所以并没收其家财。

当时我还不知道自己家里堆的比他还多数倍。

太平公主的害怕,是因为我们家里确实就是央行金库。

圣历元年(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谋求为太子,几次使人对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当做继承人的。”

这些话听来......武则天还在犹豫未决,狄仁杰知道这件事,然后对武后说:“姑侄之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

(武承嗣、武三思为武则天之侄,李显、李旦则为武则天之子),

陛下立儿子,那么千秋万岁后,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祭拜;立侄子,那么从未听说侄子当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庙。

又劝武则天召还李显。

所以狄仁杰是个很明智的官吏。他考虑的必然深远......

自此后,武则天无意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并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

这就是顺应了时局和人心的一面。

事实不这样,武则天不会被归入李氏家族的陵墓中,和李治合墓。

控鹤监内,供奉吉顼、张易之、张昌宗都曾请求武则天立李显为储君。

他们不是明智,是因为他们的根在太平公主和李显这里。

皇嗣李旦亦请求逊位于李显。

于是在来自各方面拥护李唐的压力下,武则天进一步认识到人心所向的是李唐宗室,如果再一意孤行,就会有自己丧失人心的危险。

而在后来一次征兵中,“初募兵,无有应者,闻太子(李显)行,北郊山头皆兵满,无容人处。”

此事更加说明李唐才是众望所归。在经过多方权衡之后。

武则天才在得到自己希望的所有女皇尊贵封号后退位了。

当时的武则天其实也看到了武氏一族的弱不禁风,不堪一击。

毕竟江山社稷是李唐的。

即使杀了李唐的诸多王室和公主,亦能如何?(未完待续)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间谍的战争我的细胞监狱从斗罗开始的浪人逆剑狂神我的绝色总裁老婆我的混沌城长宁帝军踏星万古神帝
相关推荐:
溺爱孕夫电影黑科技侏罗纪公墓寂灭战皇绝世战皇战奴皇后原始战皇大神养成计划幽冥之书何盛唐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