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出旗为民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曾国藩身为两江总督,外面还有大量的军队,可以说是在地方上掌握有大量实权的人物,他的话分量不小,有支持洋务,尤其是军火工业的发展。

同时总理衙门大臣文祥,恭亲王奕,以及御前大臣肃顺等都支持曾国藩,此事纷纷出言迎合,使得其他人都不敢太过反对。

而地方上,四川总督骆秉章,云贵总督张亮基都出言支持,有了这么强大的支持,其他的一些内阁成员,各自都有自己的阵营。

基本满族官员,都比较支持恭亲王和文祥二人,只要他们两个支持的,基本都可以得到他们的同意,而曾国藩在汉族官员眼里,基本可以看做自己的代言人,也会支持他的言论,当这两个言论碰到一起的时候,基本就可以通过了!

“可是,如何去安抚那些士子的心?”礼部尚书祁寯藻又一次跳了出来,这次科举他可是主考官,那些考生可没少给自己套近乎,拿了人家的东西,自然要给人家办事不是,现在朝廷外放的官职不多,怎么也要给自己的这些学生争取点什么,哪怕真的是去那些机器局当个监理,虽说官不大,但好歹也是一个七品,等的一个县令了。再说了,现在皇上这么重视洋务,真的在机器局弄出点成绩,那官还不蹭蹭的往上升!

“他们所读,都是圣人之言,怎么能够参与这洋务之事!”曾国藩再次出言反对,他自然知道,这些进士,状元什么的,只会寻章摘句,对于西洋的事务,一方面不懂,另一方面,有瞧不起!让他们参与到洋务之中,只会坏事!

“曾大人,此言差异!既然是皇上臣子,自当为皇上分忧,如今天下乃是多事之秋!这机器局,可产枪炮,是我大清,强盛之本,想来,这些士子都有报国之心,朝廷总不能冷落了,这些士子的一腔热血吧!”祁寯藻的这话,让在坐的几位大臣都没了脾气。

“此话十分的荒谬!想那些士子,十年寒窗,铁砚磨穿,寒毡坐透。博得一个功名,怎么能够人不仅其才?让他们去做那些泥瓦匠的事情,这岂不是有辱斯文!”工部汉尚书王庆云,气氛的说到!到不是他多么赞成洋务,只是让一个读圣贤书的人去,做那些奇巧淫技,实在是有辱斯文的事情!

“王大人,何处此言,俗语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连那些箪食卖浆之人,都可以为国效力,何况饱读圣贤书之人,怎么能够因为一己之荣辱而之国家于不顾!”祁寯藻大声反驳,此事成不成,对他来说都是好事,成了那些学子,毕竟要感谢他,虽然弄到的职位不怎么样,可是也是由实权的官啊!

不成,那些士子一样会将他们记在心里,从此自己的实力又要多上一些!

“自古文死谏,武死战!文人有文人的报效国家的方法,切不可乱了章法!”肃顺瞧不过去出来说话了!

祁寯藻还想要在说什么,恭亲王奕此事说话了,

“好了,各位大人,此事不要争论了,各自投票即可!如此争论下去,也不意义,浪费时间,如今朝廷事务繁杂,还请各位,能够以国事为重!”恭亲王现在是内阁首辅大臣。地位最高,他的话说完,各人,都拿去面前的笔墨,在纸上写上自己的看法!

由于咸丰的规定,遇到表决事宜,不得长篇大论,只写,赞成和反对,所以要当场表明观点。

由于这些人都是一个人一个桌案,互相有一定距离,所以基本都不知道别人写的是什么。

等到写完之后,有人下去,用托盘,把这些投票都收集上来,由恭亲王亲自唱票。文祥在旁边记录。

最终结果,二十三个人里面,有二十个人赞成洋务部的做法,只有三个人反对,因为这样的投票时匿名的,所以你也不知道是谁投了什么票。

“如此,可以下旨将今年的洋务科学生,全部送往洋务部,由徐寿,自行录用,报朝廷批准!”恭亲王看着结果说到。

此事传了开来,自然是闹的满城风雨,可是如今多事之秋,各种事情,都层出不穷,那些士子组成了一个行馆,将参与洋务之外排除在外。不得参加!

第一时间得到,湖南会馆的响应!这是湖南籍的京城官员组织的一个会馆,他们对于参加洋务的湖南籍官员排斥在外。

而后江苏会馆,浙江会馆,两广会馆,山东会馆,山西会馆等,都纷纷响应,一时间京城谈洋务色变!

那些被派的洋务部的学生,都纷纷称病,不敢前去做事,连徐寿,也连上奏折,声称自己年老体衰,不事宜在担任洋务尚书。请求辞官!

一时间的纷纷绕绕,让京城鸡飞狗跳,驻京八旗也纷纷出来,要求废除铁路,把欠下的银子,还回来!

可以说整个大清都处于一种十分混乱的状态,这个时候朝廷正式的旨意下来。

“撤销清政府规定所有旗人不得经商、不得做手工业、不得私营土地、不得出卖劳动力、不得从艺为伶的规定!”允许旗人参加各种事务,不在对他们做为限制!

同时还出了规定,凡是自动出旗为民者,政府为其寻找一份工作,并且给予一次性一百元的补偿!从事工商业者,可以十年免税!雇佣旗人的商家,工厂,可以按其雇佣的数量给予,税收的优惠,尤其是工厂,只要雇佣的出旗为民的原旗人,达到成就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这样的规定下来,之后这些旗人,有些精明的自然要自出旗为民,不但可以拿到一百元现金,还可以不免税,很多商人也看到商机,纷纷雇佣出旗为民的原旗人。而有的也鼓动这些旗人出旗为民。

哪怕是花钱养着这些人,也是上算的,不用纳税,或者只是少量的税收,资本的功利主义,立刻显现了出来。

许多过不下去的旗人,纷纷自动出旗为民,兵部档案统计,当年全国有0个省首府的八旗部队欠发军饷,其中山东一省首府拖欠驻地八旗军饷就有银1600余两,米0500多石,这个数字是当时山东省府所有旗人三年静收入的总合,而这还不是拖欠最严重的。清同治初年北京香山驻防八旗000余户竟长达六年分文未发。不许从事营生,军饷又长期的拖欠,这使得晚清时期的绝大多数旗人限于贫困,有的甚至在生死线上挣扎。

在这样严酷的条件下,不出旗为民,才是傻子!

那些商人,虽然雇佣这些旗人,并不能让他们干活,很多旗人是做不了什么的,但是能够节省税收,这就可以了。

虽然这样一来,整个大清的税收水平有了下降,可是那些商人并不是免税,只是减税,因此还是有些收入。

只有那些自己经商的出旗为民的原旗人才可以享受十年免税的待遇。而且这样的减税政策也是只能够应用十年!

一下子,全国各地,纷纷有旗人要求出旗为民,尤其是在那些早期的出旗为民的人的生活的刺激下,更是汹涌澎湃。一样出去了,反而不会拖欠钱粮,那些商人都是按月给足。而且大部分都不用做事,只是在哪里挂个名就可以了,和以前的待遇一样。这样的好事,自然会有人去做,而且先发一百元的费用!

马克思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他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00%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在利润的驱使下,算是解决了八旗的问题,现在的旗人已经大量下降。而且因为政府也不在足额发放军饷,而是只发一半,另外一半,算作是铁路投资。

在不能预知的情况下,很多旗人会把他们的债券,转手卖掉,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是大胆的。他们能够嗅到别人嗅不到的气息,这些人就进入了这个自发形成的债券市场。

这可以算是清政府,非正式发行的第一种国家债券,虽然不高,只有%,可是收购他们的成本更低,甚至比票面价格还要低。

因此不过数月之间,八旗人数,已经由104万下降到不足0万,留守满洲的八旗,也数量锐减。

驻京八旗,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编陆军,虽然这算不上是新的军队,可是他们要负担起原来驻京八旗的任务,守卫京师。

在八旗之外就是防军(原清朝绿营),这支庞大的部队,也被再次削弱,首先是实行遣散制度,把里面的一部分人全部遣散,每人遣散费为八十元,比八旗要少。但是若果他们从事工商,也可以享受三年不免税的政策,但是没有其他的政策,也就是雇佣他们,并不能给企业免税。

全国裁剪到最后,只留了,二十万人的名额!一下子砍去了三分之一。(未完待续)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逆剑狂神从斗罗开始的浪人间谍的战争万古神帝长宁帝军我的绝色总裁老婆我的细胞监狱我的混沌城踏星
相关推荐:
万古玄尊九玄神尊从构造技能开始月亮有你一半圆喰种重生之金木归来穿越之清朝小女子我,病娇少女,开局在喰种吞噬!震惊!我家娘子是女帝木叶的恋爱大师Black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