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留美幼童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上海的战事因为李秀成的失败而告一段落,现在上海周边,嘉定、太仓、青浦、松江、嘉善、平湖等地均已收复。

太平军此次作战损失较大,但是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所以很多地方还在太平军手里,昆山市苏州的门户,更是有李秀成的李明成亲自督军把守。李秀成堂弟李世贤率众军守住嘉兴!

而咸丰现在也没有更大的能力去打仗了,这次上海反击战,基本把部队打的差不多了,一个是部队减员,再有就是后勤补给,尤其是弹药补给,已经跟不上了。

部队连续作战,已经极度疲劳,是时候要休整了。

咸丰从太仓返回上海,留下张树声部留守太仓,威逼昆山,使得昆山之敌不敢乱动,回到上海后,咸丰接到了从北京发来的兵部文书。

明确了今年的募兵的数目,除去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和新疆、西藏、蒙古、青海外,其余的十八个行省实行平均分配主义,每个省募兵三千共招募54000名兵丁!但是因为有些地方被太平天国占领,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比如浙江,现在整个底盘也就上海这点,所以这五万的数目有偏差。同时准备裁撤护军五万。

整个的招募很少,而且现在除了李鸿章部需要补充兵员外,曾国藩也要补充兵员,而左宗棠也要补充兵员,至于新编的陆军更是要补充兵员,在区区五万多人实在是不够分。

咸丰想到这里,马上给兵部回文书,命令把湖南、湖北的招募的兵丁全部交给曾国藩,而安徽、江西的招募的兵丁交给李鸿章、两广和四川的兵丁以及云贵的兵丁交给左宗棠,而其他的省份的招募的兵丁全部都交给新编陆军。

至于李鸿章这边之所以分给他的兵比较少,是因为这次俘虏和投降的太平天国士兵较多,全部都编入了李鸿章的部队,有大约六七千人。因此分给李鸿章的兵力较少只有六千。左宗棠部一直比较少所以一下子给了他一万五、而曾国藩自己兵力较多,所以给的较少,只有六千。

剩余的两万多人就给了新编陆军,这是正路,自然要给的多点,希望可以编制出更多的近代化军队。

回到上海的咸丰现在最头痛的是部队的装备,这五万多人看着不多,可是要全部装备起来也是很麻烦的事情。所以咸丰只好把其中一半交出去,但是留下的也有两万七千人。

这可不是玩游戏,装备这么多人,那是需要真金白银的,而现在咸丰最缺的就是钱,钱钱,不但能够难道英雄汉,也能难坏了这皇帝。

武器装备绝对不能依靠进口,必须要自己生产,这个时候咸丰反而轻松了,他知道自己要发展的就是这样,可是前段时间,虽然下令各地兴办机器局,但是因为这些官员的阳奉阴违,很多人反对,也缺少对现代的了解,基本没什么进展。有的也只能算是一个铁匠铺而已。

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和可量化的目标才能够做到最好的,不然事情纷乱绝对是做不好的。想到这里的时候咸丰突然想到了五年计划,虽然这东西是计划体制的,但是对于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好像也很实用。所以咸丰好要脸的把这个东西抄了过来,开始写第一个五年计划。

思考了好久咸丰才动手写,这可和新中国不一样人家那是,由周恩来、陈云主持先后历时4年,五易定稿,而现在只有咸丰一个,而且也没有四年时间给他,只能自己根据情况写了。

第一个是确定目标,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在轻工业和重工业上,咸丰由于了好久,轻工业可以迅速的积累钱财,但是因为没有重工业的支持,很多地方将会受制于人,而重工业是军事工业的基础,但是其建设周期长,而且效益不明显。

最后咸丰艰难的选择了集中发展重工业,由政府出面集中办重工业,而对于民间的轻工业给予更多的扶持,这样也许可以平衡一下整个发展。

而咸丰此次在上海遇到了一个由曾国藩推荐的人才容闳,他是中国第一个留学生,有了这个人咸丰可以聊更多的事情。

而咸丰在听取了容闳的意见后,确定了派遣留**童的计划,同时把计划中的每年0人扩展到每年10人,留学年限为15年。而留**童的选拔为年龄10岁到15岁之间的男孩。赴洋幼童学习一年,如气性顽劣,或不服水土,将来难望成就,就应由驻洋委员随时撤回。幼童入学之初,读什么书,学什么专业,应由驻洋委员列册登注,每四个月检查一次,年终汇总报告。驻洋正副委员,每人每月薪水银450两,翻译一人,每月薪水160两。每年驻洋公费银共六百两。正副委员翻译教习来回路费,每人银750两。幼童来回路费及衣物,每人银790两。幼童驻洋学费津贴屋租衣服食用等项,每年计银400两。每年驻洋委员将一年花费开单报告,“倘正款有余,仍涓滴归公”,如果费用不足,可报告要求补充。留学事务局每年的预算,为库平银6万两,以0年计算,约需库平银10万两。当时的币值,每4两银约合美金5.5元,所以驻洋委员的月薪等于618美元,翻译的月薪0美元;留学事务局每年预算为8.5万美元。

容闳为留学事务局委员,而不是原来的副委员,其他人员由容闳自行招募,这样就能保证整个留学事务局里面都是开放的可以愿意接受西方事物的人,而不至于最后夭折。

同时留学计划为每年都派遣10人,连续不断的派遣,并且每年从皇族之中挑选十名子弟随行,年龄为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

这是为了提高留**童的地位而做的决定,当时人们仍认为只有读“四书五经”、由科举当官才是“正途”,国内的新式学校例如京师大学堂等本只能招收到没有地位身份的穷人家子弟,出洋留学更被认为是有辱门楣之举,被所有人耻笑,略有钱财的家庭都不愿子弟出洋留学。派留学生出国,本来是近代世界文化交流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专制积淀甚深的中国却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演进过程。

所以,决定要派遣皇族子弟参加,用来提高留**童的地位。当然会被很多人反对,不过也没关系,同时咸丰还把留在承德的自己的儿子,载淳招来上海,由容闳教育他,开始学习英语,现在的载淳不过才六岁而已,其实学不到什么,但是,这也是做一个表率!同时恭亲王奕的长子载澄,五王爷之长子是载濂、次子载漪也被招到上海,由容闳一边招募留学幼童,一边教授他们英文以及其他知识。

这次可以说咸丰是捅了马蜂窝,各地大臣纷纷上书,对咸丰的做法表示不满,认为咸丰这是王国之道,而咸丰对于这件事确不理睬,那些不断上来的奏折,都被北京的六王爷奕给退了回去。

而咸丰这个举动,也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同时在上海,由留学事务局开设了一间留学预备学校,将招募来的留学幼童,现在这里进行一年时间的预备学习,主要学习英语,尤其是口语,先打一定基础,然后在派遣出国。

而李鸿章作为和咸丰可以说朝夕相处的人,当然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跟着皇上走准没错,所以他把自己的儿子李经方,也带到了留学预备学校,做皇子的伴读。而李鸿章的这个举措被咸丰看到自然是多了一份亲切。自然要多看他一眼。

同时咸丰还下诏,要为皇子招伴读,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可是全天下居然没有一个官员敢于让自己的孩子去做伴读。

做完这件事,接下来就是如何解决人才的困境问题,这些幼童至少要十五年以后才能够成才,但是现在还需要人才来从事工商业,尤其是工业。

而咸丰能够想到的就是雇佣外籍员工,但是因为当时内地多不开化,对于外来事物十分排斥,因此这些外籍雇员和将要兴建的厂房只能放在沿海开发之地,首选就是上海。

而这次咸丰选中的人是李鸿章张遇春统领的春字营炮队教习马格里,英国奥金莱克人,获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陆军第99联队军医,后加入中国籍,字清臣,以示对清廷之忠贞。

“我在被批准脱离英军后,便投效了李鸿章。第一件事就是向他指出,当时他购买外国军火所付的价格过高,买一颗从英国炮船上偷来的普通的1磅炮弹要费0两银子,买一粒最坏的铜帽也要16两银子,即6英镑。我告诉他,欧洲国都开办大工厂制造军火。中国若要为本身利益着想,也应该建立这样的制造厂。”

见面后马格里的这番化打动了咸丰,于是由马格里组织筹建一个军工厂的决议也就随之产生!(未完待续)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逆剑狂神从斗罗开始的浪人间谍的战争万古神帝长宁帝军我的绝色总裁老婆我的细胞监狱我的混沌城踏星
相关推荐:
万古玄尊九玄神尊从构造技能开始月亮有你一半圆喰种重生之金木归来穿越之清朝小女子我,病娇少女,开局在喰种吞噬!震惊!我家娘子是女帝木叶的恋爱大师Black便利店